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论文

鄱阳湖子湖主要消费者食源的初步研究--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标记技术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食物网碳源研究进展第7-17页
    1.1 食物网有机碳概述第7页
    1.2 有机碳源分类第7-9页
    1.3 外源有机碳对食物网的意义第9页
    1.4 水位波动对食物网碳源的影响第9-10页
    1.5 稳定同位素在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第10-12页
        1.5.1 应用原理第10-11页
        1.5.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营养能量流动中的应用第11页
        1.5.3 营养级的计算与基准生物标准第11-12页
    1.6 脂肪酸标志物在食物网研究中的应用第12-14页
        1.6.1 应用原理第12-13页
        1.6.2 淡水食物网中脂肪酸标志物第13-14页
    1.7 研究区域简介第14-15页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第2章 子湖食源碳稳定同位素时空差异第17-27页
    2.1 前言第17-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1页
        2.2.1 研究地点第18页
        2.2.2 样品采样方法第18-20页
        2.2.3 样品处理方法第20页
        2.2.4 数据分析方法第20-21页
    2.3 实验结果第21-25页
        2.3.1 C稳定同位素第21页
        2.3.2 C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差异第21-24页
        2.3.3 悬浮物中外源有机物变化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7页
第3章 蚌湖优势消费者稳定同位素特征和月份差异第27-35页
    3.1 前言第27页
    3.2 研究方法第27-29页
        3.2.1 研究地点第27页
        3.2.2 样品采样方法第27-28页
        3.2.3 样品处理方法第28页
        3.2.4 数据分析方法第28-29页
    3.3 结果第29-34页
        3.3.1 样品C、N稳定同位素特征第29-30页
        3.3.2 消费者C、N稳定同位素的月份间差异第30-32页
        3.3.3 消费者营养级月份间差异第32-34页
    3.4 讨论第34-35页
第4章 食源和消费者的脂肪酸组成和差异第35-49页
    4.1 前言第35页
    4.2 研究方法第35-38页
        4.2.1 研究地点第35页
        4.2.2 采样方法第35页
        4.2.3 样品处理方法第35-37页
        4.2.4 数据分析方法第37-38页
    4.3 结果第38-48页
        4.3.1 脂肪酸组成第38-44页
        4.3.2 脂肪酸标志物组成第44-46页
        4.3.3 悬浮物∑ω3/∑ω6 值变化第46-48页
    4.4 讨论第48-4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5.1 主要结论第49-50页
    5.2 研究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拉铜矿KT6矿体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下一篇:云南楚雄混合铜矿选矿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