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轨道电路行波理论基础 | 第18-31页 |
2.1 轨道电路一次侧参数 | 第18-22页 |
2.1.1 钢轨阻抗 | 第18-21页 |
2.1.2 道床阻抗 | 第21-22页 |
2.2 轨道电路二次侧参数 | 第22-26页 |
2.2.1 轨道电路特征阻抗 | 第23-25页 |
2.2.2 轨道电路传输常数 | 第25-26页 |
2.3 行波基本理论 | 第26-30页 |
2.3.1 行波基本概念 | 第26-28页 |
2.3.2 行波的波速和波阻抗 | 第28-29页 |
2.3.3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构建 | 第31-65页 |
3.1 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建立 | 第31-32页 |
3.2 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复频域通解 | 第32-39页 |
3.2.1 轨道电路调整态复频域解 | 第35-37页 |
3.2.2 轨道电路调整态时域解 | 第37-38页 |
3.2.3 算例分析 | 第38-39页 |
3.3 基于同伦分析法的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求解 | 第39-45页 |
3.3.1 同伦分析法 | 第39-40页 |
3.3.2 同伦分析法求解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 | 第40-42页 |
3.3.3 算例分析 | 第42-45页 |
3.4 基于拉氏反变换的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求解 | 第45-50页 |
3.4.1 复频域解拉氏反变换法 | 第45-47页 |
3.4.2 算例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3.5 基于傅里叶变换结合Q-D算法的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求解 | 第50-57页 |
3.5.1 傅里叶变换结合Q-D算法 | 第50-52页 |
3.5.2 傅里叶变换结合Q-D算法误差分析 | 第52-54页 |
3.5.3 算例分析 | 第54-57页 |
3.6 轨道电路暂态分析EMTP建模 | 第57-63页 |
3.6.1 轨道电路传输线方程相模变换 | 第57-60页 |
3.6.2 轨道电路EMTP建模 | 第60-62页 |
3.6.3 轨道电路EMTP模型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轨道电路工作状态行波分析 | 第65-91页 |
4.1 断轨态行波分析 | 第65-71页 |
4.1.1 断轨态复频域解 | 第65-69页 |
4.1.2 断轨态行波仿真分析 | 第69-70页 |
4.1.3 断轨态EMTP仿真分析 | 第70-71页 |
4.2 钢轨断裂态行波分析 | 第71-77页 |
4.2.1 钢轨断裂态复频域解 | 第71-76页 |
4.2.2 钢轨断裂态行波仿真分析 | 第76-77页 |
4.2.3 钢轨断裂态EMTP仿真分析 | 第77页 |
4.3 分路态行波分析 | 第77-82页 |
4.3.1 轨道电路分路态复频域解 | 第77-80页 |
4.3.2 分路态行波仿真分析 | 第80-81页 |
4.3.3 分路态EMTP仿真分析 | 第81-82页 |
4.4 轨道电路换路全响应分析 | 第82-90页 |
4.4.1 轨道电路换路全响应分析基本原理 | 第83-85页 |
4.4.2 轨道电路换路全响应仿真分析 | 第85-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5 基于轨道电路行波的钢轨断裂检测方案设计 | 第91-108页 |
5.1 检测轨道电路设计分析 | 第91-99页 |
5.1.1 检测轨道电路设计 | 第91-95页 |
5.1.2 检测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 第95-96页 |
5.1.3 检测轨道电路数学模型分析 | 第96-97页 |
5.1.4 检测轨道电路行波仿真分析 | 第97-99页 |
5.2 检测轨道电路行波信号小波分析 | 第99-107页 |
5.2.1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 | 第100-102页 |
5.2.2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和Mallat算法 | 第102-103页 |
5.2.3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信号奇异性检测原理 | 第103-104页 |
5.2.4 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钢轨断裂检测 | 第104-10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