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 | 第10-13页 |
二、社区治理的研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定性研究法 | 第15页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18-20页 |
一、社区 | 第18页 |
二、公共产品 | 第18-19页 |
三、社区公共服务 | 第19页 |
四、社区治理 | 第19页 |
五、社区公共服务分类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4页 |
第三章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与社区治理 | 第24-35页 |
第一节 社区公共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关系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与模式 | 第25-27页 |
一、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二、我国现阶段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模式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与治理困境 | 第27-31页 |
一、供给主体不清与效率低下 | 第27-29页 |
二、服务资金匮乏与内容过少 | 第29-30页 |
三、居民认同感弱及参与度低 | 第30-31页 |
第四节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 | 第31-35页 |
一、政府职能偏差行政色彩浓 | 第31-32页 |
二、服务供需双方信息不畅通 | 第32-33页 |
三、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发展程度不高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杭州市翠苑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社区治理 | 第35-52页 |
第一节 杭州翠苑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总体情况 | 第35-39页 |
一、基本自然情况 | 第35-36页 |
二、经济发展情况 | 第36页 |
三、公共服务情况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翠苑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 第39-47页 |
一、政府购买: 促进专业型人才聚集 | 第40-42页 |
二、公益创投: 优化社区服务模式 | 第42-44页 |
三、公私合营: 拓展服务融资渠道 | 第44-45页 |
四、准市场机制: 丰富社区服务方式 | 第45-47页 |
第三节 杭州翠苑街道社区治理创新 | 第47-52页 |
一、服务而不是掌舵: 调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 第47-48页 |
二、重视公民权和公共服务: 促进社区参与式发展 | 第48-50页 |
三、多元化协同治理: 加强政府社区市场的互动与合作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社区治理的启示建议 | 第52-59页 |
第一节 翠苑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社区治理创新启示 | 第52-54页 |
一、根据不同服务需求进行差异化分类供给 | 第52-53页 |
二、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加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与社区治理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54-59页 |
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部门工作方式 | 第54-55页 |
二、建立社区准入机制,实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 第55页 |
三、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 | 第55-56页 |
四、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的联动机制 | 第56-57页 |
五、改善居民参与机制,为公民参与提供组织载体 | 第57页 |
六、建立完善相关机制,促使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程序化规范化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