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电源论文

新型高精度数控直流电压源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3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直流标准电压源发展趋势第12-13页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3-14页
        1.3.1 课题研究目标第13-14页
        1.3.2 课题研究内容第14页
    1.4 论文的组织和安排第14-16页
第2章 新型高精度数控直流电压源的总体设计方案第16-21页
    2.1 双闭环系统简介第16-18页
        2.1.1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分析第16-18页
    2.2 系统框架设计第18-21页
        2.2.1 下位机硬件电路总设计及原理分析第18-20页
        2.2.2 软件程序总设计第20-21页
第3章 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第21-40页
    3.1 微控制器芯片选择第21-22页
    3.2 数字电路控制模块设计第22-26页
        3.2.1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设计第23页
        3.2.2 网口通信模块第23-24页
        3.2.3 输出端口扩展模块第24-25页
        3.2.4 隔离器件抗干扰设计第25-26页
    3.3 稳压电路控制模块第26-34页
        3.3.1 可调基准电压源第26-27页
        3.3.2 内环PI控制器的设计第27-28页
        3.3.3 电压调整稳压环节第28-29页
        3.3.4 反馈调理电路第29-31页
        3.3.5 AD采样电路第31页
        3.3.6 保护电路模块第31-32页
        3.3.7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第32-34页
    3.4 电压叠加供电电源模块第34-36页
        3.4.1 场效应管供电模块第34-35页
        3.4.2 系统电源模块第35-36页
    3.5 下位机硬件电路误差分析第36-40页
        3.5.1 重要硬件电路误差分析第36-39页
        3.5.2 误差总结和进一步分析第39-40页
第4章 基于双闭环系统的直流电压源仿真与对比分析第40-56页
    4.1 双闭环直流电压源仿真系统原理框图设计第40-44页
        4.1.1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第40-41页
        4.1.2 被控对象的系统辨识第41-44页
    4.2 双闭环直流电压源模糊控制器设计第44-49页
        4.2.1 模糊控制器结构的确定第44-46页
        4.2.2 输入输出变量模糊化及论域设定第46页
        4.2.3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与等级划分第46-48页
        4.2.4 设定模糊控制规则第48页
        4.2.5 模糊推理第48-49页
        4.2.6 反模糊化第49页
    4.3 直流电压源仿真设计与对比第49-56页
        4.3.1 双闭环直流电压源仿真设计第49-52页
        4.3.2 单闭环模糊PID控制器的直流电压源仿真设计第52-54页
        4.3.3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4-56页
第5章 软件设计第56-72页
    5.1 下位机程序设计第56-66页
        5.1.1 系统主程序模块第56-57页
        5.1.2 设定电压数据转换处理第57-58页
        5.1.3 过程控制切换逻辑第58-59页
        5.1.4 AD采样数据的滤波与校准第59-61页
        5.1.5 模糊控制算法的实现第61-63页
        5.1.6 TCP/IP服务程序第63-65页
        5.1.7 片内FLASH存储设置第65-66页
    5.2 上位机程序设计第66-72页
        5.2.1 Qt5.3 开发平台的搭建第67页
        5.2.2 Windows 7 下界面设计与实现第67-69页
        5.2.3 网络通讯客户端的建立第69-70页
        5.2.4 交叉编译与移植第70-72页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第72-75页
    6.1 通信功能测试第72-73页
    6.2 输出精度测试第73-75页
        6.2.1 测试环境条件及工具第73页
        6.2.2 测试与分析总结第73-75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总结第75-76页
    7.2 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A 新型高精度数控直流电压源下位机硬件PCB图第81-84页
    数字电路控制模块PCB图第81-82页
    稳压电路控制模块PCB图第82-83页
    电压叠加供电电源模块PCB图第83-84页
附录B 新型高精度数控直流电压源设备实物图第84-86页
附录C 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法仿真代码第86-8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以杭州翠苑街道为例
下一篇: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机制研究--基于杭州社区网格化联动治理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