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2-19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可能的创新 | 第16页 |
2. 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16-17页 |
(五)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一、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7页 |
(一) 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的现状 | 第19-24页 |
1. 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的发展改革 | 第19页 |
2.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概况 | 第19-20页 |
3.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组织机构设置 | 第20页 |
4.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 | 第20-22页 |
5. 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成效 | 第22-24页 |
(二) 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1. 法律定位不明确 | 第24页 |
2. 执行《行政许可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第24-25页 |
3. “一站式”服务机构体制不顺、力度不够 | 第25页 |
4. 职能部门对窗口授权不到位 | 第25-26页 |
5. 职能部门间审批配合缺乏有效协调 | 第26页 |
6. 驻厅工作人员缺乏高效管理 | 第26-27页 |
二、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 法律制度的制约 | 第27页 |
1. 机构称谓缺乏统一规范 | 第27页 |
2. 机构职能缺乏法律权威 | 第27页 |
(二) 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27-29页 |
1.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权力不充分 | 第28页 |
2. 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与部门利益寻求之间的矛盾 | 第28页 |
3. 部门行政授权不到位 | 第28-29页 |
(三) 思想观念的制约 | 第29页 |
(四) 电子信息服务不深入 | 第29-30页 |
1. 政务和技术的融合度不高 | 第29页 |
2. 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健全 | 第29-30页 |
3. 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第30页 |
(五)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1. 内部监督管理职能交叉重叠 | 第30页 |
2. 外部舆论监督缺失缺位 | 第30-31页 |
三、完善乌海市政府“一站式”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 第31-39页 |
(一) 明确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机构的合法性建设 | 第31-32页 |
1. 统一机构建设标准 | 第31页 |
2. 明确机构合法性 | 第31-32页 |
3. 确定机构职能 | 第32页 |
(二) 理顺权责关系 | 第32-33页 |
1. 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 | 第32页 |
2.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管理 | 第32-33页 |
3. 加强驻厅人员的选派和培养教育工作 | 第33页 |
(三) 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流程 | 第33-34页 |
1. 不断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 第33页 |
2. 切实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政策 | 第33-34页 |
3. 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 第34页 |
4. 不断探索并联审批模式 | 第34页 |
(四) 建立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 | 第34-35页 |
1. 制度标准化 | 第35页 |
2. 流程标准化 | 第35页 |
3. 服务标准化 | 第35页 |
(五) 不断拓展中心的服务功能 | 第35-36页 |
1. 不断扩大工作范围和领域 | 第36页 |
2. 不断丰富政务服务功能 | 第36页 |
(六) 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 | 第36-37页 |
1. 注重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 | 第36-37页 |
2. 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功能 | 第37页 |
3.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 第37页 |
4. 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 第37页 |
(七) 监督权力运行透明 | 第37-39页 |
1. 强化电子监察水平 | 第38页 |
2. 严格行政审批的监管 | 第38页 |
3.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业监督作用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