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及出路探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命题依据 | 第14-18页 |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第14-16页 |
一、教学目标中涉及古典诗词鉴赏内容的部分 | 第14-15页 |
二、教学要求中涉及古典诗词鉴赏内容的部分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近五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 | 第18-26页 |
第一节 命题形式特点分析 | 第18-19页 |
一、以主观题为主的题目形式 | 第18页 |
二、稳中有变的题量、分值呈现趋势 | 第18-19页 |
第二节 试题选材情况分析 | 第19-21页 |
一、作者选取情况 | 第19-20页 |
二、体裁选取情况 | 第20页 |
三、题材选取情况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考点情况分析 | 第21-26页 |
一、形象考查情况 | 第21-22页 |
二、语言考查情况 | 第22-23页 |
三、表达技巧考查情况 | 第23-24页 |
四、评价中心思想内容和作者立场看法考查情况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学生考试答题情况及其失分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抽样调查学生得分情况 | 第26页 |
第二节 古诗词鉴赏考题失分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一、2015年全国卷Ⅰ古诗词鉴赏考题 | 第26-29页 |
二、2016年全国卷Ⅰ古诗词鉴赏考题 | 第29-34页 |
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试题的答题建议 | 第34-44页 |
第一节 从古诗解题方法入手 | 第34-38页 |
一、看标题 | 第34页 |
二、辨题材 | 第34-36页 |
三、审题干 | 第36-37页 |
四、查注释 | 第37页 |
五、析意象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从探究诗人入手 | 第38-40页 |
一、探究诗人的人生阅历 | 第38-39页 |
二、研究诗人的语言风格 | 第39页 |
三、把握诗人的观点态度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 第40-44页 |
一、从修辞手法入手 | 第40-41页 |
二、从表达方式入手 | 第41页 |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在高考试题引导下的古诗词鉴赏教学 | 第44-50页 |
第一节 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灌输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正确处理好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 第45-47页 |
第三节 训练与感悟相结合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