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信号完整性概述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的章节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传输线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传输线的电路模型 | 第14-15页 |
·传输线方程 | 第15-16页 |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 | 第16-17页 |
·PCB常用传输线 | 第17-23页 |
第三章 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 第23-40页 |
·高速信号的定义 | 第23-24页 |
·信号完整性问题 | 第24-40页 |
·反射 | 第24-31页 |
·反射的发生 | 第24-26页 |
·反射导致的失真问题 | 第26-27页 |
·反射问题的解决办法 | 第27-31页 |
·串扰 | 第31-36页 |
·容性串扰 | 第32-33页 |
·感性串扰 | 第33-36页 |
·同步切换噪声 | 第36-38页 |
·时延和时序错误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微镜芯片驱动平台的硬件设计 | 第40-55页 |
·系统功能及结构框图 | 第40-41页 |
·主要接口介绍 | 第41-53页 |
·StratixⅡ的应用 | 第41-47页 |
·FPGAI/O分配 | 第42-43页 |
·FPGA时钟系统设计 | 第43-45页 |
·FPGA配置方式 | 第45-47页 |
·DDR2设计 | 第47-50页 |
·DDR2高速接口设计 | 第47-49页 |
·DDR2电源设计 | 第49-50页 |
·视频输入输出接口 | 第50-52页 |
·视频输入接口 | 第50-51页 |
·视频输出接口 | 第51-52页 |
·数字微镜芯片接口 | 第52-53页 |
·电源设计 | 第53-55页 |
第五章 驱动平台的SI设计 | 第55-79页 |
·传统的PCB设计 | 第55-56页 |
·基于SI的PCB设计 | 第56-57页 |
·SI仿真模型与仿真软件 | 第57-60页 |
·SI仿真模型简介 | 第57-58页 |
·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C Emphasis)模型 | 第57页 |
·IBIS(I/O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模型 | 第57-58页 |
·SI仿真软件简介 | 第58-60页 |
·Specctraquest仿真软件 | 第58-60页 |
·Hyperlynx仿真软件 | 第60页 |
·硬件平台基于SI的PCB设计 | 第60-79页 |
·平台叠层结构设计 | 第60-62页 |
·阻抗控制 | 第62页 |
·视频输入输出高速信号设计 | 第62-63页 |
·DDR2高速信号设计 | 第63-72页 |
·LVDS高速信号设计 | 第72-74页 |
·电源与地设计 | 第74-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