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研究方法论文--免疫学技术、设备及实验方法论文

牛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试剂盒研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前言第10-15页
    1.1 血红蛋白概述第10-11页
    1.2 血红蛋白代谢及应用第11-12页
    1.3. 单克隆抗体技术第12-13页
    1.4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第13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3-15页
第2章 实验内容第15-42页
    实验一 牛血红蛋白的提取和纯化第15-17页
        1.1 材料和方法第15-16页
            1.1.1 实验试剂第15页
            1.1.2 牛血红蛋白的提取和纯化第15-16页
            1.1.3 提取牛血红蛋白纯度鉴定第16页
        1.2 结果第16-17页
            1.2.1 牛血红蛋白提取方法的确定第16页
            1.2.2 提取牛血红蛋白的鉴定第16-17页
    实验二 牛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第17-28页
        2.1. 材料第17-18页
            2.1.1 实验动物和细胞第17页
            2.1.2 主要试剂第17页
            2.1.3 主要设备第17-18页
            2.1.4 培养基第18页
        2.2 方法第18-23页
            2.2.1 动物的选择第18页
            2.2.2 动物免疫第18页
            2.2.3 骨髓瘤细胞的准备第18-19页
            2.2.4 饲养细胞的制备第19页
            2.2.5 免疫脾细胞悬液的制备第19页
            2.2.6 细胞融合的步骤第19-20页
            2.2.7 阳性孔的筛选第20页
            2.2.8 有限稀释法对阳性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第20页
            2.2.9 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性的分析第20-21页
            2.2.10 腹水制备第21页
            2.2.11 腹水及细胞培养上清效价的测定第21页
            2.2.12 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分析第21页
            2.2.13 Protein A-Sepharose CL-4B亲合层析纯化单克隆抗体第21页
            2.2.14 单克隆抗体的相对亲和力测定第21-22页
            2.2.15 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分析第22页
            2.2.16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分析第22-23页
        2.3 结果第23-26页
            2.3.1 细胞融合及筛选第23页
            2.3.2 杂交瘤细胞株稳定性的分析第23页
            2.3.3 腹水及培养上清效价的测定第23页
            2.3.4 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分析第23-24页
            2.3.5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第24-25页
            2.3.6 单克隆抗体相对亲和力测定结果第25页
            2.3.7 单克隆抗体结合位点的分析第25-26页
        2.4 讨论第26-28页
            2.4.1 动物免疫第26页
            2.4.2 细胞融合第26-27页
            2.4.3 筛选和克隆化第27页
            2.4.4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第27-28页
    实验三 牛血红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的组装第28-42页
        3.1. 方法第28-31页
            3.1.1 酶标反应板均一性的测定第28页
            3.1.2 抗牛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第28-29页
            3.1.3 酶标单克隆抗体反应浓度的确定第29页
            3.1.4 单克隆抗体包被浓度的确定第29页
            3.1.5 单克隆抗体包被条件的确定第29页
            3.1.6 封闭液的选择第29-30页
            3.1.7 封闭条件的确定第30页
            3.1.8 酶标单抗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0页
            3.1.9 双抗体夹心ELISA操作步骤第30-31页
            3.1.10 特异性检测第31页
            3.1.11 稳定性试验第31页
            3.1.12 精密度第31页
            3.1.13 试剂盒的应用第31页
        3.2. 结果第31-39页
            3.2.1 酶标反应板均一性的测定第31-32页
            3.2.2 抗牛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第32页
            3.2.3 酶标抗体反应浓度的确定第32-33页
            3.2.4 单抗包被浓度的确定第33-34页
            3.2.5 包被条件的确定第34-35页
            3.2.6 封闭液的选择第35页
            3.2.7 封闭条件的确定第35-36页
            3.2.8 酶标单抗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6-37页
            3.2.9 特异性检测第37页
            3.2.10 稳定性检测第37-38页
            3.2.11 精密度第38-39页
        3.4. 讨论第39-42页
            3.4.1 固相载体第39页
            3.4.2 包被第39页
            3.4.3 包被蛋白质第39-40页
            3.4.4 酶结合物第40页
            3.4.5 酶底物第40页
            3.4.6 洗涤液与稀释液第40-41页
            3.4.7 结果判断第41-42页
第3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附录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水地区古近系布心组储层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下一篇:渭北地区LT1井及邻区寒武系生储条件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