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1 绪论第11-2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2-13页
     ·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4-22页
     ·国内关于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外关于旅游者道德弱化问题研究现状第15-18页
     ·相关理论研究第18-22页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第22-28页
   ·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本质第22页
   ·道德的内涵与本质第22-24页
   ·和谐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第24页
   ·和谐社会视域下旅游者道德建设第24-28页
     ·人与人和谐发展及旅游者道德第25-26页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旅游者道德第26-28页
3 国内旅游者道德现状与道德弱化的层次及表现第28-36页
   ·国内旅游者道德现状第28-32页
     ·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现状调查第28-30页
     ·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现状分析第30-32页
   ·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的层次及表现第32-36页
     ·道德的层次第32页
     ·旅游的层次第32-33页
     ·国内旅游和道德弱化的层次及表现第33-36页
4 以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的原因第36-41页
   ·价值观冲突第36-37页
     ·旅游者与旅游地价值观冲突第36-37页
     ·旅游者与其他旅游者价值观冲突第37页
   ·环境因素第37-38页
   ·心理因素第38-39页
   ·文化传统因素第39页
   ·社会历史因素第39-41页
5 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第41-45页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第41-43页
     ·破坏旅游地资源第41页
     ·对旅游地公共设施及旅游相关设施造成影响第41-42页
     ·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第42页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42-43页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第43页
     ·破坏旅游地的传统风俗习惯第43页
     ·影响旅游地居民认知第43页
     ·诱发非道德从众行为,败坏社会风气第43页
   ·对道德环境的影响第43-44页
     ·对旅游业道德环境的影响第43-44页
     ·对旅游目的地道德环境的影响第44页
     ·对社会公共道德环境的影响第44页
   ·对旅游者自身的影响第44-45页
6 解决国内旅游者道德弱化的措施第45-50页
   ·旅游者自身主观方面第45-46页
     ·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保护自然资源第45页
     ·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第45-46页
     ·提高自身修养和个人道德素质第46页
   ·旅游目的地客观方面第46-47页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第46页
     ·采用人性化的游客管理模式第46-47页
     ·加强对旅行社及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引导和监督旅游者行为第47页
   ·全社会宏观层面第47-50页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第47-48页
     ·加强宣传力度,倡导健康、文明旅游行为第48页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第48-49页
     ·加强规划和法制建设第49页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第49页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第49-50页
7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 A第54-55页
附录 B第55-58页
附录 C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伦理视角下旅游企业诚信机制构建研究--以江苏省旅游企业为例
下一篇:重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