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2.1 物联网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1.2.2 装卸资源调度研究 | 第16-20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2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物流中心分析 | 第24-38页 |
2.1 物联网下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概述 | 第24-28页 |
2.1.1 物联网概述 | 第24页 |
2.1.2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运输领域的应用 | 第24-26页 |
2.1.3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意义 | 第26-27页 |
2.1.4 物联网下的铁路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目标 | 第27-28页 |
2.2 铁路物流中心概述 | 第28-30页 |
2.2.1 铁路物流中心的主要特征 | 第28-29页 |
2.2.2 我国铁路物流中心未来发展趋势 | 第29-30页 |
2.3 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功能区作业流程分析 | 第30-36页 |
2.3.1 集装箱功能区的整体布局 | 第30-31页 |
2.3.2 集装箱功能区主要作业流程 | 第31-34页 |
2.3.3 集装箱功能区主要装卸资源 | 第34-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功能区装卸调度模型研究 | 第38-48页 |
3.1 装卸调度作业分析 | 第38-40页 |
3.1.1 问题描述 | 第38-39页 |
3.1.2 研究思路 | 第39-40页 |
3.2 基于物联网的集装箱功能区装卸调度模型 | 第40-46页 |
3.2.1 模型描述 | 第40-41页 |
3.2.2 模型假设 | 第41-42页 |
3.2.3 符号定义 | 第42-43页 |
3.2.4 模型建立 | 第43-46页 |
3.3 模型适用性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装卸调度模型求解 | 第48-62页 |
4.1 微进化算法 | 第48页 |
4.2 装卸调度问题的微进化算法设计 | 第48-58页 |
4.2.1 编码方案 | 第48-49页 |
4.2.2 可行性判断 | 第49-54页 |
4.2.3 适应度函数值 | 第54-55页 |
4.2.4 优势基因结构 | 第55页 |
4.2.5 微进化算子 | 第55-58页 |
4.3 算法流程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案例分析 | 第62-78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62-63页 |
5.2 数据描述 | 第63-64页 |
5.3 求解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64-76页 |
5.3.1 模型及算法验证 | 第64-65页 |
5.3.2 微进化算法求解结果及分析 | 第6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8-7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