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本篇论文的书写安排 | 第13-15页 |
2 视频质量的衡量 | 第15-30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基本的衡量体系 | 第15-21页 |
2.2.1 主客相结合的视频质量衡量——MOS_v标准体系 | 第15-17页 |
2.2.2 U-vMOS标准体系 | 第17-21页 |
2.3 基于U-vMOS标准的视频质量测试 | 第21-29页 |
2.3.1 4K测试样片 | 第21-25页 |
2.3.2 基于U-vMOS的样片的测试过程及结果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超高清视频对网络带宽压力的研究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接入网网络环境 | 第30-38页 |
3.2.1 基本的接入技术 | 第30-34页 |
3.2.2 接入网现网情况分析 | 第34-38页 |
3.3 超高清视频对带宽需求的计算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视频质量监测及作弊行为的研究 | 第42-49页 |
4.1 视频质量监测体系 | 第42-45页 |
4.2 作弊行为及手动测试 | 第45-46页 |
4.3 监测作弊方法的设计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监测作弊方法的实现 | 第49-69页 |
5.1 视频图像捕获 | 第49-52页 |
5.2 算法设计 | 第52-62页 |
5.2.1 基于RGB色彩空间的互相关算法的设计 | 第52-58页 |
5.2.2 基于亮度考虑的互相关算法的设计 | 第58-62页 |
5.3 算法的对比 | 第62-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9-70页 |
6.2 论文的进一步工作和关于研究问题的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