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视域下魏晋南北朝诗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绪论 | 第16-28页 |
一、风俗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服饰风俗 | 第28-63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风俗 | 第28-38页 |
一、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女性服饰 | 第29-32页 |
二、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男性服饰 | 第32-38页 |
第二节 蚕、桑、织诗赋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 第38-50页 |
一、蚕、桑、织诗赋的历史渊源 | 第38-42页 |
二、蚕、桑、织诗赋的文化内涵 | 第42-50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的文学传承与创新 | 第50-62页 |
一、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的文学传承 | 第50-55页 |
二、魏晋南北朝服饰诗赋的创新 | 第55-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饮食风俗 | 第63-108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风俗 | 第63-77页 |
一、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食物 | 第64-72页 |
二、魏晋南北朝诗赋中的饮品 | 第72-77页 |
第二节 游宴、饮酒诗赋的风俗记载与文化内涵 | 第77-89页 |
一、游宴诗赋的风俗记载和文化内涵 | 第77-84页 |
二、饮酒诗赋的风俗记载和文化内涵 | 第84-89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的文学传承与创新 | 第89-107页 |
一、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的文学传承 | 第89-94页 |
二、魏晋南北朝饮食诗赋的创新 | 第94-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住行风俗 | 第108-161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建筑风俗 | 第108-123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俗 | 第109-116页 |
二、建筑诗赋的风俗内涵与文化意义 | 第116-123页 |
第二节 都邑诗赋的民俗价值和文化意义 | 第123-135页 |
一、都邑赋的民俗价值和文化意义 | 第123-129页 |
二、都邑诗的民俗价值和文化意义 | 第129-135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祖饯风俗 | 第135-148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祖饯风俗 | 第135-141页 |
二、祖饯诗赋的风俗演变与诗性交际 | 第141-148页 |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游览风俗 | 第148-160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风俗 | 第148-154页 |
二、游览诗赋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思想 | 第154-160页 |
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人生礼俗 | 第161-205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生育习俗 | 第161-172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育风俗 | 第162-165页 |
二、小字的佛教色彩与文化意义 | 第165-172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婚姻风俗 | 第172-185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姻风俗 | 第172-176页 |
二、弃妇诗赋的文化内涵与意象特征 | 第176-185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丧葬风俗 | 第185-204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风俗 | 第185-187页 |
二、丧葬诗赋的文化内蕴与情感抒发 | 第187-204页 |
小结 | 第204-205页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节日、娱乐风俗 | 第205-249页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节日风俗 | 第205-225页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节日风俗 | 第205-208页 |
二、上巳诗赋的风俗特色与文化意义 | 第208-221页 |
三、魏晋南北朝节俗的宗教渗透与民族融合 | 第221-225页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游艺风俗 | 第225-240页 |
一、魏晋南北朝游艺诗赋概况 | 第225-230页 |
二、棋艺诗赋的民俗价值与哲理意蕴 | 第230-240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赋与乐舞风俗 | 第240-248页 |
一、魏晋南北朝乐舞诗赋概况 | 第240-245页 |
二、啸与啸赋 | 第245-248页 |
小结 | 第248-249页 |
结语 | 第249-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5-265页 |
致谢 | 第265-2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66-2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 第2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