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基于习题小贴士的教学模式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13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3页
2 相关研究综述第13-17页
    2.1“习题小贴士”的概念界定第13-14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15页
    2.3“习题小贴士”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2.3.1 建构主义新学习理论第15页
        2.3.2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第15页
        2.3.3 先行组织者策略第15-16页
        2.3.4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第16-17页
3“习题小贴士”教学模式探索的实验研究第17-19页
    3.1 实验目的第17页
    3.2 实验对象第17页
    3.3 实验方案第17页
    3.4 实验中无关因子的控制第17页
    3.5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第17-18页
    3.6 教学设计范例第18-19页
4“习题小贴士”教学模式探索的问卷调查研究第19-37页
    4.1 调查对象第19页
    4.2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19页
    4.3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19-20页
    4.4 问卷的组成第20页
    4.5 对问卷的说明第20-21页
    4.6 数据的编码与分析第21页
    4.7 问卷整体情况第21-24页
    4.8 学生对“习题小贴士”教学模式的看法及分析第24-27页
    4.9 SPSS19.0 统计软件数据分析结果第27-37页
        4.9.1 性别与成绩不同的学生对数学课的喜爱程度第27-29页
        4.9.2 学生的听课效果第29-31页
        4.9.3 学生的能力对评价教学模式结果的影响第31-32页
        4.9.4 对“习题小贴士”教学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究第32-37页
5“习题小贴士”教学模式的访谈、个案研究第37-40页
    5.1 访谈记录第37-38页
    5.2“习题小贴士”教学模式的几点建议第38-40页
        5.2.1 定义理解方面第38页
        5.2.2 学生方面第38页
        5.2.3 教师方面第38-39页
        5.2.4“小贴士”讲义设计方面第39页
        5.2.5 完善评价机制第39-40页
6 结论和思考第40-42页
    6.1 研究的结论第40页
    6.2 教学操作模式的提炼第40页
    6.3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第40-41页
    6.4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附录第44-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高初中统计素养的教学研究
下一篇:数学美在中学代数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