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概述 | 第11-13页 |
1.3.1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简介 | 第11页 |
1.3.2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特点 | 第11-12页 |
1.3.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适用范围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平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单桩水平拟静力试验 | 第17-35页 |
2.1 试验概述 | 第17页 |
2.2 试验概况 | 第17-20页 |
2.2.1 试验简介 | 第17-18页 |
2.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0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0-32页 |
2.3.1 试件设计 | 第20-22页 |
2.3.2 试件制作 | 第22-28页 |
2.3.3 试验加载 | 第28-31页 |
2.3.4 数据采集 | 第31-32页 |
2.4 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 | 第32-34页 |
2.4.1 1 型管桩的加载与破坏 | 第32-33页 |
2.4.2 2 型管桩的加载与破坏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复式配筋管桩抗震性能研究 | 第35-59页 |
3.1 滞回性能 | 第35-45页 |
3.1.1 滞回曲线 | 第35-37页 |
3.1.2 骨架曲线 | 第37-39页 |
3.1.3 刚度退化 | 第39-41页 |
3.1.4 延性 | 第41-45页 |
3.2 桩身水平位移 | 第45-49页 |
3.2.1 水平位移分布 | 第45-47页 |
3.2.2 变形曲率 | 第47-49页 |
3.3 钢筋应力 | 第49-55页 |
3.3.1 屈服时应力增量计算 | 第49-50页 |
3.3.2 钢筋应力分布 | 第50-54页 |
3.3.3 复式配筋管桩钢筋受力机理 | 第54-55页 |
3.4 复式配筋管桩破坏机制 | 第55-58页 |
3.4.4 不同桩型的破坏模式 | 第55-56页 |
3.4.5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对桩身塑性铰长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复式配筋管桩单桩水平承载性状研究 | 第59-74页 |
4.1 往复荷载作用下复式配筋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 | 第59-64页 |
4.1.1 1 型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 | 第59-61页 |
4.1.2 2 型管桩单桩水平承载力 | 第61-64页 |
4.2 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 | 第64-68页 |
4.3 往复荷载下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68-72页 |
4.3.1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经验公式 | 第68-70页 |
4.3.2 考虑非预应力筋影响的计算公式 | 第70-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