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降雨入渗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坡面流模型 | 第10-11页 |
1.2.2 坡面降雨入渗解析解 | 第11-14页 |
1.3 人工模拟降雨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非饱和土室外模型装置 | 第17-2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室外变角度试验装置 | 第17-18页 |
2.3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 | 第18-21页 |
2.3.1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原理 | 第19页 |
2.3.2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指标 | 第19-20页 |
2.3.3 人工模拟降系统组成及原理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非饱和土渗流有限元分析原理与方法 | 第22-30页 |
3.1 非饱和土渗流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22-24页 |
3.1.1 达西定律 | 第22页 |
3.1.2 有限元公式的控制方程 | 第22-23页 |
3.1.3 有限元渗流方程 | 第23-24页 |
3.2 非饱和土渗流有限元软件分析方法 | 第24-29页 |
3.2.1 SEEP/W软件功能介绍 | 第24-25页 |
3.2.2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参数设定 | 第25-26页 |
3.2.3 非饱和砂土SWCC曲线 | 第26-28页 |
3.2.4 非饱和粉土SWCC曲线 | 第28-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非饱和砂土室外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 | 第30-42页 |
4.1 引言 | 第30页 |
4.2 试验步骤 | 第30-31页 |
4.3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4.4 非饱和砂土室外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4.4.1 孔隙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4.4.2 坡角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34-36页 |
4.5 非饱和砂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6-41页 |
4.5.1 不同坡度下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36-39页 |
4.5.2 不同孔隙比下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非饱和粉土室外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 | 第42-59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2-43页 |
5.3 非饱和粉土室外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52页 |
5.3.1 侧面渗流量 | 第43-44页 |
5.3.2 孔隙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44-50页 |
5.3.3 坡角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50-52页 |
5.4 非饱和粉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52-57页 |
5.4.1 不同坡度下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2-55页 |
5.4.2 不同孔隙比下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非饱和粉质粘土室外模型试验 | 第59-61页 |
6.1 试验方案设计 | 第59页 |
6.2 非饱和粉质粘土室外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4页 |
7.1 结论 | 第61-62页 |
7.1.1 室外模型试验结论 | 第61-62页 |
7.1.2 室外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第62页 |
7.2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