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永续债会计确认问题研究--基于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角度分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永续债业务介绍 | 第10-14页 |
一、永续债的内涵 | 第10-12页 |
二、本论题永续债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三、永续债属性判断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文献回顾及评述 | 第14-16页 |
一、国外文献简述 | 第14-15页 |
二、国内文献简述 | 第15-16页 |
三、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第16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第五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永续债会计确认相关理论研究 | 第20-34页 |
第一节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基本理论阐述 | 第20-28页 |
一、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内涵 | 第21-26页 |
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区分的基本方法 | 第26-28页 |
第二节 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基本理论研究 | 第28-34页 |
一、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相关概念 | 第28-29页 |
二、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原则 | 第29-30页 |
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的具体规定 | 第30-34页 |
第三章 我国永续债会计确认描述性统计 | 第34-48页 |
第一节 永续债市场表现结果概述 | 第34-37页 |
一、我国永续债的行业分布 | 第34-35页 |
二、我国永续债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 | 第35-36页 |
三、我国永续债会计确认现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永续债相关核心条款会计分析 | 第37-48页 |
一、赎回条款、续期选择权条款和回售条款相关分析 | 第37-40页 |
二、利息条款相关分析 | 第40-43页 |
三、或有结算条款相关分析 | 第43-45页 |
四、担保条款和偿付顺序条款相关分析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武汉地铁永续债会计确认案例分析 | 第48-56页 |
第一节 武汉地铁概况介绍 | 第48-49页 |
第二节 "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相关分析 | 第49-51页 |
一、"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发行情况概述 | 第49-50页 |
二、"13武汉地铁可续期债"核心条款会计分析 | 第50-51页 |
第三节 "16武汉地铁MTN001"相关分析 | 第51-53页 |
一、"16武汉地铁MTN001"发行情况概述 | 第51-52页 |
二、"16武汉地铁MTN001"核心条款会计分析 | 第52-53页 |
第四节 两期永续债对比分析 | 第53-56页 |
一、相关核心条款比较 | 第53页 |
二、会计确认比较 | 第53-54页 |
三、两期永续债会计确认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二节 与永续债业务后续发展相关问题及建议 | 第57-58页 |
一、解析会计准则条文,使其通俗易懂 | 第57页 |
二、堵相关会计准则可能出现的漏洞,防操纵财报 | 第57-58页 |
三、消除相关法律灰色地带,完善我国相关法律体系 | 第58页 |
第三节 关于永续债会计确认的疑问 | 第58-59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期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84页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