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共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 第15-23页 |
2.1 关于公共艺术 | 第15-19页 |
2.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2.1.3 公共艺术的价值及特点 | 第18页 |
2.1.4 公共艺术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视觉传达设计 | 第19-20页 |
2.2.1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 第19页 |
2.2.3 视觉传达设计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2.4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 第23-29页 |
3.1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念 | 第23-24页 |
3.1.1 人性化 | 第23-24页 |
3.1.2 生态化 | 第24页 |
3.2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原则 | 第24-29页 |
3.2.1 传达识别性 | 第25页 |
3.2.2 整体统一性 | 第25-26页 |
3.2.3 空间互动性 | 第26-27页 |
3.2.4 装饰性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要素 | 第29-38页 |
4.1 文字 | 第29-32页 |
4.1.1 字体与大小 | 第29-30页 |
4.1.2 字的识别 | 第30页 |
4.1.3 字的美感 | 第30-31页 |
4.1.4 字的变体 | 第31-32页 |
4.2 图形 | 第32-34页 |
4.2.1 视觉夸张 | 第32-33页 |
4.2.2 运用人物形象 | 第33页 |
4.2.3 抽象 | 第33页 |
4.2.4 图形异化 | 第33-34页 |
4.3 色彩因素 | 第34-35页 |
4.3.1 色彩情感与心理 | 第34-35页 |
4.3.2 色彩的文化属性 | 第35页 |
4.4 造型要素 | 第35-36页 |
4.5 光环境要素 | 第36-38页 |
4.5.1 自然光源 | 第36-37页 |
4.5.2 人工光源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不同公共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 第38-41页 |
5.1 广场环境 | 第38页 |
5.2 园林环境 | 第38-39页 |
5.3 公共建筑室内环境 | 第39页 |
5.4 公共建筑室外环境 | 第39-41页 |
第六章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实现的可能性条件与作品欣赏 | 第41-47页 |
6.1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实现的可能性条件 | 第41-42页 |
6.1.1 与不同材料的结合 | 第41页 |
6.1.2 光影公共艺术 | 第41-42页 |
6.2 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实现作品展示 | 第42-47页 |
6.2.1 应用于导示、识别系统 | 第42-44页 |
6.2.2 应用于公益纪念需要 | 第44-45页 |
6.2.3 应用于景观装饰 | 第45-46页 |
6.2.4 应用于广告推广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图片来源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