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尧花鸟画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 1.5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艺坛行舟——康师尧的艺术人生 | 第12-17页 |
| 2.1 读书求艺的早年岁月 | 第12-13页 |
| 2.2 结缘“长安画派”的探索变革期 | 第13-15页 |
| 2.3 “文革淬炼”期 | 第15页 |
| 2.4 回归升华期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坚守本我——康师尧的艺术思想 | 第17-28页 |
| 3.1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生活中锤炼艺术 | 第17-22页 |
| 3.1.1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 第17-18页 |
| 3.1.2 扎根到生活里去 | 第18-20页 |
| 3.1.3 关于写生的问题 | 第20-22页 |
| 3.2 在继承与借鉴中创造、革新 | 第22-28页 |
| 3.2.1 如何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 第22-24页 |
| 3.2.2 关于临摹的态度 | 第24-25页 |
| 3.2.3 坚守文人传统的原因 | 第25-28页 |
| 第四章 画如其人——康师尧花鸟画的创新 | 第28-40页 |
| 4.1 内在思想的改造——辩证的花鸟画观 | 第28-35页 |
| 4.1.1 画花如画人 | 第28-31页 |
| 4.1.2 主观因素的强调 | 第31-34页 |
| 4.1.3 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求统一 | 第34-35页 |
| 4.2 外在表现形式的革新 | 第35-40页 |
| 4.2.1 表现题材、内容的转变 | 第35-37页 |
| 4.2.2 艺术语言与技法的继承、革新 | 第37-40页 |
| 第五章 春蚕吐丝放光华——康师尧的艺术贡献与影响 | 第40-42页 |
| 5.1 康师尧的花鸟画艺术对“长安画派”的影响 | 第40页 |
| 5.2 康师尧的个人修养对后继者的影响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