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9页 |
1.1 引言 | 第11-13页 |
1.2 压电性、铁电性和反铁电性 | 第13-24页 |
1.2.1 压电性 | 第13-16页 |
1.2.2 铁电性 | 第16-18页 |
1.2.3 反铁电性 | 第18-21页 |
1.2.4 压电、铁电、反铁电的发展历史 | 第21-24页 |
1.3 钙钛矿结构铁电体和反铁电体 | 第24-31页 |
1.3.1 铁电体的分类 | 第24-25页 |
1.3.2 双氧化物铁电体中的钙钛矿型铁电体 | 第25-30页 |
1.3.3 钙钛矿型反铁电体 | 第30-31页 |
1.4 介电弛豫及弛豫型铁电体 | 第31-36页 |
1.5 准同型相界及多元铁电固溶体 | 第36-44页 |
1.5.1 准同型相界及其理论模型 | 第36-41页 |
1.5.2 多元铁电固溶体研究进展 | 第41-44页 |
1.6 铁电体、反铁电体的应用 | 第44-48页 |
1.6.1 铁电体的应用 | 第44-46页 |
1.6.2 反铁电体的应用 | 第46-48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技术方法 | 第59-93页 |
2.1 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方法 | 第59-64页 |
2.1.1 晶体的生长原理 | 第59-60页 |
2.1.2 晶体的生长方法 | 第60-64页 |
2.2 晶体的加工和样品制备方法 | 第64-66页 |
2.3 晶体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66-81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 | 第66-70页 |
2.3.2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 第70-72页 |
2.3.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方法 | 第72-75页 |
2.3.4 偏光显微镜分析方法 | 第75-81页 |
2.4 晶体的电学性能分析方法 | 第81-88页 |
2.4.1 介电性能分析方法 | 第81-82页 |
2.4.2 压电性能分析方法 | 第82-83页 |
2.4.3 机电耦合性能分析方法 | 第83-85页 |
2.4.4 铁电、反铁电性能分析方法 | 第85-88页 |
2.5 其它测量及计算方法 | 第88-90页 |
2.5.1 热分析方法 | 第88-89页 |
2.5.2 其它分析方法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三章 反铁电晶体Pb(Lu_(1/2)Nb_(1/2))O_3的生长、结构与性能 | 第93-113页 |
3.1 引言 | 第93-94页 |
3.2 PLN晶体生长 | 第94-97页 |
3.3 PLN晶体的结构分析 | 第97-103页 |
3.4 PLN晶体的相变特征 | 第103-105页 |
3.5 PLN晶体的反铁电性及储能密度 | 第105-108页 |
3.6 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第四章 反铁电晶体Pb(Lu_(1/2)Nb_(1/2))O_3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113-137页 |
4.1 引言 | 第113-114页 |
4.2 La-PLN及Na-La-PLN晶体生长 | 第114-119页 |
4.3 La-PLN及Na-La-PLN晶体的结构分析 | 第119-121页 |
4.4 La-PLN及Na-La-PLN晶体的介电性能 | 第121-123页 |
4.5 La-PLN及Na-La-PLN晶体的反铁电性及储能密度 | 第123-132页 |
4.6 La掺杂及Na-La掺杂改性的意义 | 第132页 |
4.7 小结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第五章 二元晶体Pb(Lu_(1/2)Nb_(1/2))O_3-PbTiO_3的生长、结构与性能 | 第137-167页 |
5.1 引言 | 第137-138页 |
5.2 铁电晶体PLN-PT的生长 | 第138-142页 |
5.3 铁电晶体PLN-PT的结构分析 | 第142-145页 |
5.4 MPB区附近铁电晶体PLN-PT的性能分析 | 第145-151页 |
5.4.1 MPB区附近PLN-PT晶体的介电性能 | 第145-147页 |
5.4.2 MPB区附近PLN-PT晶体的压电及铁电性能 | 第147-148页 |
5.4.3 MPB区附近PLN-PT晶体的机电耦合性能 | 第148-150页 |
5.4.4 MPB区附近PLN-PT晶体的结构及电学性能小结 | 第150-151页 |
5.5 PLN-PT晶体的弛豫铁电性 | 第151-155页 |
5.6 反铁电PLN-PT晶体的生长、结构与性能 | 第155-161页 |
5.6.1 反铁电PLN-PT晶体生长 | 第155-156页 |
5.6.2 反铁电PLN-PT晶体的结构分析 | 第156-158页 |
5.6.3 反铁电PLN-PT晶体的介电性能 | 第158-160页 |
5.6.4 反铁电PLN-PT晶体的反铁电性及储能密度 | 第160-161页 |
5.7 二元PLN-PT晶体的相图 | 第161-162页 |
5.8 小结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7页 |
第六章 三元铁电晶体Pb(Lu_(1/2)Nb_(1/2))O_3-Pb(Mg_(1/3)Nb_(2/3))O_3-PbTiO_3的生长、结构与性能 | 第167-183页 |
6.1 引言 | 第167-169页 |
6.2 PLN-PMN-PT晶体生长 | 第169-171页 |
6.3 PLN-PMN-PT晶体结构分析 | 第171-174页 |
6.4 PLN-PMN-PT晶体的电学性能 | 第174-179页 |
6.4.1 PLN-PMN-PT晶体的介电性能 | 第174-176页 |
6.4.2 PLN-PMN-PT晶体的铁电性能 | 第176-177页 |
6.4.3 PLN-PMN-PT晶体的压电及机电耦合性能 | 第177-178页 |
6.4.4 PLN-PMN-PT晶体的结构及电学性能小结 | 第178-179页 |
6.5 小结 | 第179-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3-187页 |
7.1 总结 | 第183-186页 |
7.2 展望 | 第186-1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87-189页 |
致谢 | 第189-191页 |
个人简历 | 第191-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