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主要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引言 | 第12页 |
·纤维素结构及其水解 | 第12-21页 |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2-13页 |
·传统酸水解 | 第13-14页 |
·酶水解 | 第14-15页 |
·固体酸水解 | 第15-21页 |
·碳磺酸的制备 | 第21-26页 |
·碳磺酸的制备 | 第21-23页 |
·多孔碳磺酸的制备 | 第23-26页 |
·本课题选题研究的意义以及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4页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30页 |
·酸量测定 | 第28-29页 |
·热重-差热分析 (TG/DTA) | 第29页 |
·N_2-物理吸附分析 (BET) | 第2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FT-IR) | 第29页 |
·CHNS元素分析 (Elemental Analysis) | 第29-30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0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0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0-34页 |
·纤维素水解 | 第30-31页 |
·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一步法制备生物质碳磺酸及其在纤维素水解中的应用 | 第34-43页 |
·引言 | 第34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催化剂结构表征 | 第34-37页 |
·不同酸量测试方法对碳磺酸酸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蔗糖-对甲苯磺酸碳磺酸的制备机理探讨 | 第38页 |
·蔗糖和对甲苯磺酸投料比对催化剂酸量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炭化条件对酸量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与其他酸比较 | 第40-41页 |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多孔碳磺酸的合成及其纤维素水解性能 | 第43-54页 |
·引言 | 第43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炭化条件对碳磺酸表面酸量、结构及活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磺化条件对碳磺酸的表面酸量、结构及活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生物质碳源制备碳磺酸的酸量和结构以及对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 第47-50页 |
·多孔碳磺酸在纤维素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含氯碳磺酸的合成及其纤维素水解性能 | 第54-70页 |
·引言 | 第54页 |
·氯化装置及实验 | 第54-55页 |
·氯化实验装置 | 第54-55页 |
·氯元素含量的检测 | 第55页 |
·葡萄糖和纤维二糖吸附实验 | 第55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69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6-59页 |
·氯化时间对酸量和氯含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氯化温度对酸量和氯含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MC-Cl-SO3H催化纤维素水解 | 第61-63页 |
·催化剂对糖类吸附作用 | 第63-64页 |
·MC-Cl-SO3H催化纤维素水解的动力学研究 | 第64-68页 |
·催化剂重复性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