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监视居住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章 监视居住制度概述第14-24页
 第一节 监视居住制度内涵第14-15页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第14页
  二、监视居住的特征第14-15页
 第二节 监视居住在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中的地位第15-18页
  一、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的关系第15-16页
  二、监视居住与逮捕的关系第16-18页
 第三节 监视居住制度的价值第18-24页
  一、权利保障价值第18-19页
  二、强制措施适度价值第19-20页
  三、效益价值第20页
  四、惩罚犯罪价值第20-24页
第二章 我国监视居住制度的立法剖析及实践考察第24-38页
 第一节 监视居住制度立法沿革第24-27页
  一、监视居住制度的发展历程第24-25页
  二、各时期监视居住制度的立法比较第25-27页
 第二节 现行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一、执行地点及活动范围不明确第27-28页
  二、执行主体规定较为单一第28-29页
  三、执行期限不合理第29页
  四、缺乏对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第29页
  五、监督机制与救济措施的缺失第29-30页
 第三节 监视居住实践考察第30-38页
  一、监视居住的适用情况第30-33页
  二、监视居住的变更与判决结果的关联第33-35页
  三、监视居住的执行情况第35-38页
第三章 完善监视居住制度的建议第38-48页
 第一节 监视居住制度的立法完善第38-45页
  一、执行主体适当扩大第38-39页
  二、明确执行地点及范围第39-40页
  三、创新执行方式第40-43页
  四、完善司法监督第43页
  五、制定权利救济机制第43-44页
  六、增加对第三人的保护第44-45页
  七、重新设定期限第45页
 第二节 监视居住制度的配套设施完善第45-48页
  一、提升执行保障第45-46页
  二、提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的正当性
下一篇:论刑事二审发回重审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