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4页 |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与展望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与展望 | 第12页 |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基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城乡发展差距审视 | 第14-23页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概述 | 第14-16页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 | 第14-15页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城乡发展差距是综合差距 | 第16-18页 |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 | 第16-17页 |
·城乡发展权益不平等 | 第17页 |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 第17-18页 |
·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源 | 第18-20页 |
·城市的优先发展扩大了城乡差距 | 第18-19页 |
·市场经济机制的逐利性与影响 | 第19-20页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解决城乡发展差距指明方向 | 第20-23页 |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 | 第20-21页 |
·农村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21-23页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践历程 | 第23-31页 |
·改革开放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四个阶段 | 第23-27页 |
·“农村改革先行”时期的城乡发展差距(1979——1983) | 第23-24页 |
·“城市改革为重点”时期的城乡发展差距(1984——1991) | 第24-25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的城乡发展差距(1992——2002) | 第25-26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的城乡发展差距 (2003年以来) | 第26-27页 |
·改革开放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的两种典型模式 | 第27-31页 |
·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 第27-28页 |
·成都地区“以城带乡”发展模式 | 第28-31页 |
第4章 当前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 | 第31-41页 |
·当前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31-36页 |
·农村发展的“马太效应”短期内难以扭转 | 第31-32页 |
·农村人口的“空心化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 第32-33页 |
·农村治理的“规范缺位”短期内难以消除 | 第33-35页 |
·农村党建的“制约瓶颈”短期内难以突破 | 第35-36页 |
·当前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主要机遇 | 第36-41页 |
·经济新常态带来农村发展的新机遇 | 第36-37页 |
·生态文明建设凝聚了城乡协调发展共识 | 第37-39页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将补足农村发展短板 | 第39-41页 |
第5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启示 | 第41-53页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目标和方向 | 第41-44页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推动农村“五位一体”建设 | 第41-42页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整合“三农”同步协调发展 | 第42-44页 |
·全面深化改革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方法 | 第44-47页 |
·深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制度改革,提升发展农村机会 | 第44-45页 |
·深化城乡要素市场改革,增强发展农村权益 | 第45-47页 |
·全面依法治国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保障 | 第47-49页 |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确保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第47-48页 |
·增强农民法治意识,推进农村现代治理进程 | 第48-49页 |
·全面从严治党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根本保证 | 第49-53页 |
·加强农村基层党的队伍建设,夯实农村发展的组织基础 | 第49-50页 |
·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升农村干部的工作能力 | 第50-51页 |
·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激发农村建设的发展活力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