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独居老人 | 第17-18页 |
·社会支持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农村独居老人的样本数据分析 | 第21-27页 |
·农村独居老人的总体特征 | 第21-23页 |
·农村独居老人形成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第3章 农村独居老人的经济支持 | 第27-32页 |
·农村独居老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及来源 | 第27-28页 |
·农村独居老人的经济收入状况 | 第27-28页 |
·独居老人的经济收入来源 | 第28页 |
·独居老人的经济支持 | 第28-31页 |
·正式的经济收入支持 | 第29页 |
·非正式的经济支持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照顾支持分析 | 第32-40页 |
·农村独居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 第32-36页 |
·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功能 | 第32-34页 |
·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 | 第34-36页 |
·独居老人的生活照顾支持 | 第36-38页 |
·正式照顾支持 | 第36-37页 |
·非正式照顾支持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农村独居老人精神慰藉的支持分析 | 第40-49页 |
·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状况 | 第40-41页 |
·独居老人的精神生活状况 | 第41-46页 |
·独居老人的日常活动状况 | 第41-42页 |
·农村独居老人赶集的状况 | 第42-43页 |
·独居老人与家人的联系频率 | 第43-45页 |
·家庭事务决策中独居老人扮演的角色 | 第45-46页 |
·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支持 | 第46-47页 |
·子女对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支持 | 第46-47页 |
·亲戚和邻里对独居老人精神慰藉支持 | 第47页 |
·社区干部对独居老人的精神慰藉支持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6章 完善重庆农村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的建议 | 第49-54页 |
·政府方面: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 | 第49-50页 |
·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 第49-50页 |
·加大财政补助,促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娱乐设施 | 第50页 |
·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引进社工组织 | 第50页 |
·鼓励当地经济发展,吸引外出务工者回家就业 | 第50页 |
·社区方面: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 第50-52页 |
·建立完善的独居老人档案 | 第51页 |
·建立定期的慰问制度 | 第51页 |
·完善和丰富农村文化娱乐活动 | 第51页 |
·提高管理能力,建立或引进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 第51-52页 |
·家庭方面:完善家庭养老功能,注重情感支持 | 第52-53页 |
·子女应量力给予独居老人赡养费用 | 第52页 |
·友善亲邻,委托亲邻恰当的照顾独居老人 | 第52页 |
·家人应增强与独居老人的互动,尊老爱老 | 第52页 |
·弘扬家庭养老的传统优势 | 第52-5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 第5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