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题目及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3.1 小城镇建设 | 第9-10页 |
1.3.2 小城镇建设管理 | 第10-11页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6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6.1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概况 | 第13页 |
1.6.2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3页 |
1.6.3 加强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对策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5-32页 |
2.1 小城镇及城镇化内涵及作用 | 第15-18页 |
2.1.1 小城镇内涵及作用 | 第15-17页 |
2.1.2 城镇化内涵及作用 | 第17-18页 |
2.2 小城镇建设管理 | 第18-23页 |
2.2.1 小城镇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 第18-19页 |
2.2.2 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内容 | 第19-21页 |
2.2.3 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原则、策略及意义 | 第21-23页 |
2.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 第23-25页 |
2.3.1 公共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 第23-25页 |
2.3.2 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分类 | 第25页 |
2.4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5-29页 |
2.4.1 国外理论研究 | 第25-26页 |
2.4.2 国内理论研究 | 第26-29页 |
2.5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29-32页 |
2.5.1 生态化趋势 | 第29-30页 |
2.5.2 信息化趋势 | 第30页 |
2.5.3 和谐化趋势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2-43页 |
3.1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概况 | 第32-38页 |
3.1.1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成效 | 第32-36页 |
3.1.2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 | 第36-38页 |
3.2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8-43页 |
3.2.1 小城镇建设和管理不够协调 | 第38页 |
3.2.2 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全 | 第38-39页 |
3.2.3 小城镇财政保障乏力 | 第39-40页 |
3.2.4 农民进城后的土地问题难解决 | 第40-41页 |
3.2.5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 | 第41页 |
3.2.6 产城融合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 第41-42页 |
3.2.7 城乡产业结构科学梯度布局有待完善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第43-51页 |
4.1 其他省(市)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 第43-45页 |
4.1.1 其他省(市)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 第43-44页 |
4.1.2 其他省(市)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第44-45页 |
4.2 完善陕西省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措施 | 第45-51页 |
4.2.1 强化规划引领 | 第45-46页 |
4.2.2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 第46-47页 |
4.2.3 强化就业保障制度建设 | 第47页 |
4.2.4 加快金融供给制度创新 | 第47-48页 |
4.2.5 强化监督考核制度创新 | 第48-50页 |
4.2.6 逐步完善城镇机构功能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