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美学史论文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析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4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切入点第9-10页
 二、本领域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12-14页
第一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中西对接第14-20页
 一、对中西方关于美的探源第14-17页
  (一)从宇宙观上比较中西美学的和谐观第14-16页
  (二)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比较中西美学的关系说第16-17页
  (三)从艺术风格的表现角度比较崇高和比德观第17页
 二、对中西方超象显现理论的溯源第17-20页
  (一)中西方艺术家对表现意象载体的功能有限性的肯定第17-18页
  (二)中西方艺术家对艺术品象外之意的鉴赏第18-19页
  (三)中西方艺术家对艺术品象外之意的创造第19-20页
第二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古今融通第20-28页
 一、从内在心象与外化形象角度划分中国古典意象范畴第20-23页
  (一)象征意象第20-21页
  (二)想象意象第21-22页
  (三)艺术意象第22-23页
 二、从艺术创作角度梳理中国古典形神观第23-25页
  (一)艺术表现的“君形”论第23-24页
  (二)艺术创作的“以形写神”论第24-25页
  (三)艺术再现的“形神统一”论第25页
 三、从艺术欣赏和批评角度追溯审美联想的对象化规律第25-28页
  (一)先秦时代的比德思想第26页
  (二)西汉时期审美联想的对象化规律第26-28页
第三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观照第28-36页
 一、从美与人的特殊关系角度探求老庄美学对艺术实践的启示第28-30页
  (一)美的生命在于朴素第28-29页
  (二)美的创造在于主体心态的虚静第29-30页
  (三)意象大于言象的审美创造规律第30页
 二、从文艺理论角度探求明代唯性情是主创作风格的形成第30-32页
  (一)出于真情的“童心”与灵性第31页
  (二)唯性情是主的艺术风格的形成第31-32页
 三、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角度探求曹雪芹文艺创作的真实性第32-36页
  (一)艺术要反映生活事实第33-34页
  (二)艺术要合乎生活的情理第34页
  (三)艺术要有独创性第34-36页
第四章 王向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36-39页
 一、凸显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地位第36-37页
 二、开拓了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新思路第37页
 三、对当下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价值导向作用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个人简介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宗白华"合"的美感思想
下一篇:基督徒社会身份研究--以D村基督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