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学案设计与实践--以乌鲁木齐市七中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学案 | 第8-9页 |
·学案与教案 | 第9页 |
·学案与练习 | 第9页 |
·学案设计理论依据 | 第9-11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9-10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0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0-11页 |
·学案设计原则 | 第11-12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11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11页 |
·实践性原则 | 第11页 |
·兴趣性原则 | 第11-12页 |
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文献法 | 第1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访谈法 | 第12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案设计 | 第15-28页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材分析 | 第15页 |
·七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 | 第15-16页 |
·学案设计的优化 | 第16页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案设计内容 | 第16-26页 |
·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 第16-18页 |
·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 | 第18-19页 |
·第一章第三节动物细胞 | 第19-20页 |
·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 第20-21页 |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第21-23页 |
·第二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 第23-24页 |
·第二章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第24-25页 |
·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 第25-26页 |
·可实施的教师评价意见 | 第26-27页 |
·学案设计结构 | 第27-28页 |
4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案有效性评价 | 第28-36页 |
·学案实施过程 | 第28页 |
·学案实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28-36页 |
·教师对学案实施效果的评价 | 第28-30页 |
·学案实施对学生生物兴趣的影响 | 第30-32页 |
·学案实施对学生生物成绩的影响 | 第32-3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6页 |
·展望 | 第36-37页 |
附录 | 第3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