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钢管混凝土拱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方法 | 第15-38页 |
·概述 | 第15-16页 |
·车辆分析模型 | 第16-26页 |
·基本假定 | 第17-18页 |
·参数及符号规定 | 第18-19页 |
·车辆分析模型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19-26页 |
·桥梁分析模型 | 第26-28页 |
·桥梁振动模态方程 | 第26-27页 |
·振型函数的确定 | 第27-28页 |
·路面不平整度模型 | 第28-31页 |
·路面不平整度的表示方法 | 第28-29页 |
·路面不平整度的模拟 | 第29-30页 |
·附加不平整度 | 第30-31页 |
·车—桥振动系统耦合关系 | 第31-35页 |
·耦合位移 | 第31-33页 |
·耦合作用力 | 第33-35页 |
·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应力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车—桥耦合振动的求解及程序编制 | 第38-55页 |
·概述 | 第38页 |
·非线性方程的逐步积分法 | 第38-40页 |
·车—桥系统振动求解的分离迭代法 | 第40-41页 |
·程序的编制及相关说明 | 第41-44页 |
·算例验证 | 第44-50页 |
·单自由度车辆模型过简支梁 | 第44-45页 |
·双自由度车辆模型过简支梁 | 第45-47页 |
·四自由度平面车辆模型过简支梁 | 第47-48页 |
·空间七自由度车辆模型过简支板梁[16] | 第48-50页 |
·SIMULINK仿真分析 | 第50-54页 |
·状态方程 | 第50-51页 |
·振型函数 | 第51-52页 |
·桥面不平整度的输入 | 第52页 |
·仿真试验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沈阳浑河长青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55-78页 |
·长青桥工程概况 | 第55-57页 |
·长青桥空间力学分析模型 | 第57-62页 |
·桩基等效模拟 | 第57-59页 |
·拱肋的模拟 | 第59-60页 |
·桥面系的模拟 | 第60页 |
·刚性区域的模拟 | 第60-61页 |
·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 | 第61-62页 |
·长青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62-70页 |
·主跨自振特性分析 | 第62-66页 |
·边跨自振特性分析 | 第66-70页 |
·长青桥自振特性总结 | 第70页 |
·模型简化模拟差异影响分析 | 第70-74页 |
·考虑自重应力与否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71页 |
·拱脚实心段处理方式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拱脚约束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伸缩缝的约束状态对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加固改造方案的自振特性分析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长青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 第78-113页 |
·概述 | 第78-79页 |
·长青桥车致动力性能评价 | 第79-86页 |
·动力放大系数 | 第79页 |
·动挠度时程分析 | 第79-82页 |
·动内力时程分析 | 第82-86页 |
·长青桥舒适性评价 | 第86-90页 |
·长青桥竖向刚度 | 第86-87页 |
·长青桥行走舒适度评价 | 第87页 |
·长青桥行车舒适度评价 | 第87-90页 |
·车—桥耦合振动影响参数分析 | 第90-103页 |
·路面不平整度的影响 | 第90-93页 |
·行车速度的影响 | 第93-96页 |
·行车车道的影响 | 第96-98页 |
·桥跨结构阻尼比的影响 | 第98-101页 |
·突然车体振动条件的影响 | 第101-103页 |
·加固方案动力性能评价 | 第103-111页 |
·桥梁动力性能 | 第103-110页 |
·行车舒适性 | 第110-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