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性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策研究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20-21页 |
第2章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1-22页 |
·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 | 第22-25页 |
·利率渠道 | 第23页 |
·汇率渠道 | 第23-24页 |
·信贷渠道 | 第24-25页 |
·新、后凯恩斯主义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新、后凯恩斯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区域效应研究 | 第25-27页 |
·对新、后凯恩斯主义理论评价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基于信贷渠道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理论分析 | 第29-47页 |
·基于信贷渠道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基于信贷渠道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区域银行体系差异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5-39页 |
·区域银行体系的结构差异 | 第36-37页 |
·区域银行体系的规模差异 | 第37-39页 |
·区域企业结构差异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9-42页 |
·区域大型企业结构差异 | 第39-41页 |
·区域中小型企业结构差异 | 第41-42页 |
·区域居民消费行为差异影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信贷渠道的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实证分析 | 第47-60页 |
·区域划分、变量选择及样本数据说明 | 第47-48页 |
·区域划分 | 第47页 |
·变量选择及样本数据说明 | 第47-48页 |
·检验模型与检验方法 | 第48-50页 |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59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50-53页 |
·协整检验 | 第53-54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54-56页 |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基于信贷渠道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调整建议 | 第60-67页 |
·运用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60-62页 |
·继续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 | 第60-61页 |
·推进区域差异化的再贴现政策 | 第61-62页 |
·加强区域差异化的信贷政策 | 第62页 |
·优化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业体系 | 第62-63页 |
·推进中西部地区企业结构调整 | 第63-64页 |
·提高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消费水平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1、结论 | 第67页 |
2、展望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