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表面无电解镀镍及图案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聚合物表面改性技术 | 第11-18页 |
·聚合物材料的优势 | 第12-13页 |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 | 第13-18页 |
·单分子膜的自组装技术 | 第18-20页 |
·SAMs 的结构和形成机理 | 第18-19页 |
·SAMs 技术的特点与分类 | 第19-20页 |
·聚合物表面无电解镀镍 | 第20-21页 |
·无电解镀镍的特点与优势 | 第20页 |
·无电解镀镍的机理 | 第20-21页 |
·聚合物表面图案化的构筑 | 第21-25页 |
·微接触印刷 | 第22页 |
·微流控图案化 | 第22-23页 |
·离子束刻蚀技术 | 第23页 |
·传统光刻技术 | 第23-24页 |
·真空紫外光刻蚀技术 | 第24-25页 |
·本课题研究方案 | 第25-27页 |
第2章 PET 基材表面改性及自组装单分子膜 | 第27-41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2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8-29页 |
·PET 基材预处理 | 第29-30页 |
·PET 基材表面改性 | 第30页 |
·APTES 单分子膜自组装 | 第30-32页 |
·测试原理及表征 | 第32-34页 |
·茚三酮显色测试 | 第32-33页 |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 | 第33-34页 |
·XPS 测试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 | 第34-37页 |
·茚三酮显色测试 | 第37-38页 |
·XPS 测试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无电解镀镍工艺及配方优化 | 第41-57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42-43页 |
·无电解镀镍工艺流程 | 第43-45页 |
·无电解镀液的优化 | 第45-46页 |
·无电解镀镍工艺的优化 | 第46页 |
·测试及表征 | 第46-48页 |
·EDS 测试 | 第46页 |
·附着力测试 | 第46-48页 |
·导电性能测试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镍盐浓度对镀镍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还原剂浓度对镀镍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络合剂浓度对镀镍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pH 调节剂浓度对镀镍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镀镍温度对镀镍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镀镍时间对镀镍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SEM/EDS 测试 | 第53-54页 |
·附着力测试 | 第54-55页 |
·导电性能测试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PET 表面金属镍微图案的构筑 | 第57-65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1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58-59页 |
·PET 表面选择性官能团化 | 第59-60页 |
·PET 表面微镍图案的构筑 | 第60-61页 |
·测试及表征 | 第61-62页 |
·光学显微镜 | 第61页 |
·SEM 测试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64页 |
·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62-63页 |
·SEM 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附录: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