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1页 |
| ·概述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 ·本体感觉训练与踝关节稳定性 | 第11-13页 |
| ·足底压力 | 第13-15页 |
| ·踝关节稳定性与足底压力 | 第15-16页 |
| ·发展趋势 | 第16页 |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6-2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6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 ·专家访谈法 | 第17页 |
| ·跟踪调查法 | 第17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7-18页 |
| ·实验法 | 第18-26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 ·结果 | 第27-34页 |
| ·内侧外侧压强比值 | 第27-29页 |
| ·足压力中心轨迹(X-COP) | 第29-30页 |
| ·压强峰值(Pmax) | 第30-31页 |
| ·绝对冲量和相对冲量(Absolute Impulse/Relative Impulse) | 第31-33页 |
| ·各阶段接触时间及各部位着地、离地时间百分比 | 第33-34页 |
| ·讨论 | 第34-38页 |
| ·内侧外侧压强比值 | 第34-35页 |
| ·足压力中心轨迹X-COP | 第35页 |
| ·压强峰值(Pmax) | 第35-36页 |
| ·绝对冲量和相对冲量(Absolute Impulse/Relative Impulse) | 第36-37页 |
| ·各阶段接触时间及各部位着地、离地时间百分比 | 第37-38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38页 |
| ·建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附录 | 第43-44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