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7-8页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8-10页 |
第一章 乐器描写的文学内涵及在《文选·赋》中的概况 | 第10-20页 |
第一节 乐器描写的文学内涵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乐器描写在《文选·赋》中的概况 | 第12-20页 |
一、《文选·赋》乐器描写的概况 | 第12-13页 |
二、《文选·赋》乐器描写的分类 | 第13-20页 |
第二章 《文选·赋》乐器描写的解读及其文学特征 | 第20-41页 |
第一节 《选·赋》中"八音"的运用 | 第20-24页 |
一、"八音"总署 | 第20-21页 |
二、八音分属 | 第21-22页 |
三、《文选·赋》中"八音"描写的文学内涵 | 第22-24页 |
第二节 《文选·赋》乐器描写之义解 | 第24-31页 |
一、打击乐器之义解 | 第24-28页 |
二、琴、瑟、筝、筑之义解 | 第28-29页 |
三、吹奏乐器之义解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文选·赋》乐器描写的文学特征 | 第31-41页 |
一、钟鼓之回响 | 第31-34页 |
二、琴瑟之情 | 第34-36页 |
三、竹管之幽情 | 第36-38页 |
四、《文选·赋》乐器描写的总体特征 | 第38-41页 |
第三章 《文选·赋》乐器描写的意义 | 第41-52页 |
第一节 《文选·赋》乐器描写的文学意义 | 第41-50页 |
一、《选·赋》乐器描写的文学意义 | 第41-42页 |
二、文学乐器描写之发展 | 第42-50页 |
第二节 《选·赋》乐器描写的文化意义 | 第50-52页 |
一、地位权势的象征 | 第50页 |
二、礼制教化的工具 | 第50页 |
三、人的觉醒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