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8页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9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1-12页
  (一) 研究方法第11页
  (二) 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必要性第12-22页
 一、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基本内涵第12-14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第12页
  (二)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内涵第12-14页
 二、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发展阶段第14-16页
  (一) 初步探索阶段第14-15页
  (二) 主动构建阶段第15页
  (三) 深入推进阶段第15页
  (四) 不断完善阶段第15-16页
 三、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的必要性第16-18页
  (一) 顺应宏观环境的要求第16-17页
  (二) 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的要求第17页
  (三) 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价值的要求第17-18页
 四、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原则第18-22页
  (一) 方向性原则第18-19页
  (二) 系统性原则第19页
  (三) 整分合原则第19-20页
  (四) 科学性原则第20页
  (五) 民主性原则第20-22页
第二章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2-26页
 一、 校园主体网络平台发展问题第22-23页
  (一) 内容上,重教学资源建设,轻教学互动第22页
  (二) 形式上,网络和现实生活脱节,平台形式单一第22页
  (三) 主体上,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参与程度不高第22页
  (四) 管理上,分管老师“各自为政”第22-23页
  (五) 维护上,缺乏专业队伍建设第23页
 二、 校内辅助平台发展问题第23-24页
  (一) 忽视校园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第23页
  (二) 学生生活园区教育建设的不充分第23页
  (三) 校园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的弱化第23-24页
 三、 校外补充平台的发展问题第24页
  (一) 未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第24页
  (二) 社区环境的相对复杂第24页
 四、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问题第24-26页
  (一) 教育工作者思想认识的参差不齐第24-25页
  (二) 工作经验与网络技术能力不匹配第25页
  (三) 网络法规、道德知识比较薄弱第25页
  (四) 政治敏感度尚有欠缺第25-26页
第三章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的对策第26-38页
 一、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园主体网络平台的优化第26-33页
  (一) 基础硬件设施的强化第26-27页
  (二) 网络平台建设要素的优化第27-33页
 二、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内辅助平台的优化第33-36页
  (一)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第33-34页
  (二) 强化传统媒介的功效第34页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第34-36页
 三、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外补充平台的优化第36-37页
  (一) 社区环境的优化第36页
  (二) 加强家庭与大学的互动教育第36-37页
 四、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与其他新载体之间的优势互补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一、 结论第38页
 二、 展望第38-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一、 著作类第40-41页
 二、 论文类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2.0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