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基于Web2.0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4页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第8-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主要内容第11-12页
 四、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五、 研究的价值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内涵第14-19页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发展第14-16页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网络外部渗透第14-15页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网络内部融入第15页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网络整体引领第15-16页
 第二节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内涵第16-19页
  一、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内涵第16-17页
  二、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特征第17-19页
第二章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设计第19-29页
 第一节 设计理念原则及整体方案第19-27页
  一、 设计原则第19-22页
  二、 基于 Web2.0 的网络课程设计的三个层面第22-24页
  三、 基于 Web2.0 的网络课程功能架构设计第24-26页
  四、 基于 Web2.0 的网络课程界面概念设计第26-27页
 第二节 教师与学生的应用体验第27-29页
  一、 教师应用体验第27-28页
  二、 学生应用体验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实现第29-34页
 第一节 吸引目标群体的实现第29-31页
  一、 课程影响力分析第30页
  二、 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型人群分析第30-31页
 第二节 网络课程服务功能的实现第31-34页
  一、 学生、教师应获得的支持和服务的实现第31页
  二、 个性化服务的实现第31-32页
  三、 知识共享服务功能的实现第32页
  四、 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服务的实现第32-34页
第四章 基于 WEB2.0 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再优化第34-41页
 第一节 基于 WEB2.0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矛盾第34-36页
  一、 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第34-35页
  二、 主导性与自主性的矛盾第35-36页
  三、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第36页
 第二节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的再优化第36-41页
  一、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再优化的必要性第36-37页
  二、 基于 Web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再优化的实施策略第37-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研究
下一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