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1页 |
1 导论 | 第11-38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和内容 | 第12-16页 |
·预算绩效管理概念及内涵 | 第12-14页 |
·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14-16页 |
·预算绩效管理必要性分析 | 第16-24页 |
·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的可靠保证 | 第16-18页 |
·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突破口 | 第18-21页 |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第21-24页 |
·预算绩效管理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 第24-27页 |
·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24-25页 |
·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 | 第25页 |
·行政管理能力的影响 | 第25-26页 |
·立法保障程度的影响 | 第26页 |
·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文献综述 | 第27-35页 |
·国外绩效预算管理研究情况 | 第28-31页 |
·国内绩效预算管理的研究情况 | 第31-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论文结构 | 第36页 |
·创新及不足 | 第36-38页 |
2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38-47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9-41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39-40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 第40-4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1-4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1-42页 |
·逆向选择的存在导致低效 | 第42-43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 第43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43-47页 |
·林达尔均衡和萨缪尔森均衡 | 第43-45页 |
·税收价格理论 | 第45页 |
·公共产品理论与预算绩效管理 | 第45-47页 |
3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回顾 | 第47-66页 |
·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识踪 | 第47-49页 |
·古代朴素的绩效理念是其思想渊源 | 第47页 |
·预算管理改革的推进为其创造了条件 | 第47-48页 |
·不断增加的财政收支矛盾是其内在动力 | 第48-49页 |
·社会公众对预算绩效的关注为其外部原因 | 第49页 |
·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49-51页 |
·以绩效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试点阶段 | 第50页 |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确立阶段 | 第50-51页 |
·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推进阶段 | 第51页 |
·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 | 第51-59页 |
·统一预算绩效管理思想认识 | 第52-53页 |
·创新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机制 | 第53-54页 |
·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 第54-56页 |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 第56-57页 |
·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 | 第57-59页 |
·预算绩效管理的进展现状 | 第59-66页 |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逐步加强 | 第59-61页 |
·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积极试点 | 第61页 |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有序推进 | 第61-63页 |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应用 | 第63-66页 |
4 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66-78页 |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成效 | 第66-68页 |
·树立了绩效理念和责任意识 | 第66页 |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 第66-67页 |
·促进了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67页 |
·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 第67-68页 |
·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68-72页 |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 第68-69页 |
·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仍不平衡 | 第69-70页 |
·预算绩效管理层级依然不深 | 第70页 |
·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 第70-71页 |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还有不足 | 第71-72页 |
·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72-78页 |
·预算绩效管理文化观念尚未形成 | 第72-73页 |
·预算绩效管理法律体系还未建立 | 第73-74页 |
·财政预算透明度普遍较差 | 第74-75页 |
·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仍未健全 | 第75-76页 |
·预算管理体制和水平形成制约 | 第76-78页 |
5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78-98页 |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的追求目标 | 第78-82页 |
·管理改进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第78-80页 |
·责任控制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第80-81页 |
·节约开支型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 第81-82页 |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的改革背景及程序 | 第82-86页 |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政治背景 | 第82-83页 |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经济背景 | 第83-84页 |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财政背景 | 第84-85页 |
·各国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程序 | 第85-86页 |
·中外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比较 | 第86-95页 |
·推行绩效管理的目的 | 第87-92页 |
·绩效管理推行机制的比较 | 第92-95页 |
·各国绩效预算实践给我国的启示 | 第95-98页 |
·在行政改革框架下实行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 第95页 |
·注重财政预算与长期发展规划的协调 | 第95-96页 |
·建立以产出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 | 第96页 |
·构建科学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第96-97页 |
·强化法律体系建设和财政预算的规范透明 | 第97-98页 |
6 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98-119页 |
·构建预算编制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 第98-104页 |
·科学设立预算绩效目标 | 第98-100页 |
·编制预算绩效计划 | 第100-101页 |
·编制部门预算 | 第101-103页 |
·控制绩效目标管理质量 | 第103-104页 |
·构建预算执行的绩效监控管理体系 | 第104-108页 |
·全面收集绩效运行数据 | 第104-105页 |
·及时形成绩效运行报告 | 第105-106页 |
·建立跟踪监控机制 | 第106-107页 |
·运用绩效运行报告 | 第107-108页 |
·构建执行结果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 第108-115页 |
·健全绩效评价的主体体系 | 第108-110页 |
·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范围 | 第110-111页 |
·厘清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111-112页 |
·合理选择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112-113页 |
·构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113-115页 |
·构建灵活有效的评价结果应用体系 | 第115-119页 |
·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体系 | 第115-116页 |
·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体系 | 第116-117页 |
·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结合体系 | 第117-119页 |
7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119-137页 |
·逐步拓展预算绩效管理的范围和层次 | 第119-125页 |
·开展项目支出绩效管理 | 第119-121页 |
·推进部门支出绩效管理 | 第121-123页 |
·探索财政支出综合绩效管理 | 第123-125页 |
·积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 第125-130页 |
·推进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和预决算公开 | 第125页 |
·改进预算的管理和控制方式 | 第125-126页 |
·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 第126-128页 |
·强化预算执行制度管理 | 第128-130页 |
·不断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基础 | 第130-137页 |
·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机构设置 | 第130-131页 |
·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干部培训 | 第131-132页 |
·规范绩效评价中介机构管理 | 第132-133页 |
·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体系 | 第133-137页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5页 |
后记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