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苏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妇女工作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13-31页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第13-17页
        1.选题缘由第13-15页
        2.学术意义第15-16页
        3.现实意义第16-1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5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7-23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23-25页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5-28页
        1.基本思路第25-27页
        2.研究方法第27-28页
    (四)概念厘定第28-29页
        1.妇女工作的界定第28页
        2.妇女运动的界定第28页
        3.妇女解放的界定第28-29页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第29-31页
一、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工作的背景第31-44页
    (一)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形成述略第31-35页
        1.苏中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第31-32页
        2.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过程第32-35页
    (二)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历史背景第35-40页
        1.中华民族的深重危机第35-37页
        2.根据地妇女的传统境遇第37-40页
    (三)党开展妇女工作的理论基础第40-44页
        1.经典作家论述第41-42页
        2.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思想第42-44页
二、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工作的政策第44-57页
    (一)中共中央的指导性政策第44-51页
        1.经济领域:号召妇女生产第45-47页
        2.政治领域:鼓励妇女参政第47-48页
        3.婚姻领域:提倡男女平等第48-49页
        4.文化教育:重视国难教育第49-51页
    (二)苏中根据地的具体政策第51-57页
        1.生产劳动:以纺纱为中心第52页
        2.拥军优抗:送夫送子参军第52-54页
        3.家庭关系:倡导新式家庭第54-55页
        4.明理识字:实行妇女教育第55-57页
三、苏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妇女工作的实践第57-79页
    (一)妇女工作的主要举措第57-66页
        1.树立抗日、生产的典型模范形象第57-58页
        2.开展家庭思想教育第58-60页
        3.组织发动各阶层妇女第60-62页
        4.从解除妇女切身痛苦做起第62-64页
        5.培育地方妇女干部第64-66页
    (二)妇女工作的组织机构第66-72页
        1.新式机构:妇抗会、妇委会第66-70页
        2.旧式组织:姊妹会、妇女帮会等第70-72页
    (三)开展妇女工作的代表人物第72-79页
        1.苏中党委妇女部长:章蕴第72-75页
        2.海启县妇委委员:姚静芳第75-79页
四、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工作的成效与不足第79-95页
    (一)妇女工作取得的成效第79-88页
        1.根据地妇女的各项权利得到基本保障第79-83页
        2.为抗战提供充足的物资、人力支援第83-85页
        3.为抗战培养一大批妇女干部第85-88页
    (二)妇女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第88-95页
        1.轻视妇女及妇女工作第89-91页
        2.妇女干部产生不良倾向第91-92页
        3.事业与家庭的两难抉择第92-95页
五、苏中抗日根据地开展妇女工作的历史价值与经验启示第95-105页
    (一)苏中抗日根据地妇女工作的历史价值第95-98页
        1.促进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第95-97页
        2.加快民族社会解放进程第97-98页
    (二)苏中抗日根据地妇女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98-105页
        1.坚持党的领导是开展妇女工作的首要前提第99-100页
        2.实事求是是开展妇女工作的重要原则第100-101页
        3.牢牢把握开展妇女工作的时代主题第101-103页
        4.发挥妇女的主体作用以及组织功能第103-105页
结语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