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实践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0页 |
·多模态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媒体(media)与模态(modality) | 第17页 |
·多媒体与多模态关系 | 第17页 |
·多模态定义 | 第17-18页 |
·多模态在教学领域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国外方面 | 第18-20页 |
·国内方面 | 第20-22页 |
·PPT 与多模态 PPT | 第22-24页 |
·PPT 与多模态 PPT 的概念 | 第22-23页 |
·多模态 PPT 在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多模态 PPT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 第24页 |
·Krashen 输入假设学说 | 第24-25页 |
·外语课堂教学多模态 PPT 课件的设计 | 第25-27页 |
·初中英语 PPT 课堂演示教学在多模态上的缺失 | 第27-28页 |
·多模态 PPT 课件演示教学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研究问题 | 第30页 |
·研究对象 | 第30-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页 |
·期中考试试卷 | 第32页 |
·期末考试试卷 | 第32页 |
·学生问卷调查 | 第32页 |
·SPSS 统计分析软件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法 | 第32-33页 |
·问卷法 | 第33页 |
·研究过程 | 第33-34页 |
·典型教案设计 | 第34-38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8-45页 |
·期中期末两次测试成绩的研究结果数据分析 | 第38-43页 |
·对照班与实验班两次听力考试成绩上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对照班与实验班两次词汇考试成绩上的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对照班与实验班两次阅读考试成绩上的对比分析 | 第40-42页 |
·对照班与实验班三次总考试成绩上的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48页 |
·研究发现 | 第45页 |
·教学启示和建议 | 第45-47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一 实验班学生对教师使用 PPT 课件授课的情况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附录二 对照班三次考试成绩汇总表 | 第53-55页 |
附录三 实验班三次考试成绩汇总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