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路口动态流量的区域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ITS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交通系统发展历史 | 第8-9页 |
| ·几种典型的智能交通系统 | 第9-10页 |
| ·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 2 基于分布式与多智能体的交通建模 | 第13-23页 |
| ·分布式技术 | 第13-14页 |
| ·分布式系统的定义 | 第13页 |
| ·分布式系统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多智能体技术 | 第14-16页 |
| ·多智能体系统的介绍 | 第14-15页 |
| ·多智能体系统的特点 | 第15-16页 |
| ·基于分布式与多智能体的建模方法 | 第16-17页 |
| ·交通模型 | 第17-22页 |
| ·LA(Lane Agent) | 第18-19页 |
| ·RA(Route Agent) | 第19页 |
| ·IA(Intersection Agent) | 第19-21页 |
| ·MRA(Main Road Agent) | 第21页 |
| ·DA(Domain Agent) | 第21-22页 |
| ·动态流量对交通模型的作用 | 第22-23页 |
| 3 交通数据通信机制 | 第23-29页 |
| ·数据通信方式 | 第23-24页 |
| ·数据通信的基本过程 | 第23页 |
| ·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 | 第23-24页 |
| ·智能体数据通信 | 第24-29页 |
| ·智能体通信的工作方式 | 第24-25页 |
| ·智能体通信过程 | 第25-27页 |
| ·智能体数据格式 | 第27-29页 |
| 4 交通路口的信号方案 | 第29-36页 |
| ·交通路口的分类 | 第29页 |
| ·信号方案的组成 | 第29-33页 |
| ·相位 | 第30-33页 |
| ·周期 | 第33页 |
| ·多路口信号方案的存储机制 | 第33-36页 |
| 5 多路口的区域协调控制 | 第36-52页 |
| ·人工代谢算法 | 第36-41页 |
| ·设计原理 | 第36-37页 |
| ·编码规则 | 第37-38页 |
| ·代谢反应的因子 | 第38-39页 |
| ·人工代谢算法流程 | 第39-41页 |
| ·单路口的控制策略 | 第41-45页 |
| ·人工代谢算法的改进 | 第41-44页 |
| ·信号方案的产生 | 第44-45页 |
| ·Dijkstra算法 | 第45-46页 |
| ·多路口控制策略 | 第46-52页 |
| ·Dijkstra算法的改进 | 第46-49页 |
| ·多路口的区域控制 | 第49-52页 |
| 6 多路口交通仿真分析 | 第52-59页 |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52页 |
| ·多路口仿真实验 | 第52-59页 |
| ·定时控制 | 第53页 |
|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