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含酚废水的污染及危害 | 第9页 |
·含酚废水主要治理方法和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溶剂萃取法 | 第9页 |
·吸附法 | 第9页 |
·生化处理技术 | 第9-11页 |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1-12页 |
·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 | 第12-14页 |
·固定化方法的优点 | 第12页 |
·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 第12-13页 |
·固定化微生物对含苯酚有机废水的处理特性 | 第13-14页 |
·电化学氧化方法处理含酚废水技术 | 第14-16页 |
·电化学氧化方法处理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DSA 阳极的制作 | 第14-15页 |
·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直接氧化机理 | 第15-16页 |
·电化学氧化-生物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 | 第16-17页 |
·电化学氧化-生物组合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废水的可生化性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本文主要研究任务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9-29页 |
·电化学实验部分 | 第19-23页 |
·实验材料准备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生物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水质分析 | 第25-29页 |
·苯酚测定 | 第25-26页 |
·COD 测定 | 第26-27页 |
·BOD 测定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苯酚在 Pt 阳极上的电化学降解及可生化性研究 | 第29-41页 |
·引言 | 第29页 |
·循环伏安分析 | 第29-32页 |
·不同扫描速率的 CV 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 pH 值的 CV 分析 | 第30-31页 |
·不同 NaCl 浓度的 CV 分析 | 第31-32页 |
·苯酚在 Pt 阳极上降解条件的研究 | 第32-39页 |
·pH 值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32-33页 |
·电解质种类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33-35页 |
·氯离子浓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35-36页 |
·电流密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36-39页 |
·最佳条件下苯酚在 Pt 阳极上的降解 | 第39-40页 |
·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苯酚在 Ti/RuO_2-TiO_2阳极上的电化学降解及可生化性研究 | 第41-52页 |
·引言 | 第41页 |
·Ti/RuO_2-TiO_2电极涂层物相分析 | 第41-42页 |
·Ti/RuO_2-TiO_2电极的循环伏安分析 | 第42页 |
·苯酚在 Ti/RuO_2-TiO_2阳极上降解条件的研究 | 第42-50页 |
·pH 值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2-44页 |
·电解质种类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4-46页 |
·氯离子浓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6-47页 |
·电流密度对苯酚降解的影响 | 第47-50页 |
·最佳条件下苯酚在 Ti/RuO_2-TiO_2阳极上的氧化降解 | 第50-51页 |
·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生物工艺对苯酚电解废水的降解研究 | 第52-69页 |
·引言 | 第52页 |
·兼性耐盐菌群的驯化 | 第52-55页 |
·兼性耐盐菌群降解条件的研究 | 第55-58页 |
·pH 值对兼性耐盐菌群降解废水的影响 | 第55-56页 |
·温度对兼性耐盐菌群降解废水的影响 | 第56页 |
·接种量对兼性耐盐菌群降解废水的影响 | 第56-57页 |
·兼性耐盐菌群对废水生化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好氧耐盐菌群的驯化 | 第58-60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第60-65页 |
·包埋条件对固定化的影响 | 第60-62页 |
·固定化好氧菌对电解废水的降解条件的研究 | 第62-64页 |
·固定化好氧菌对电解废水的降解 | 第64-65页 |
·兼氧—好氧工艺对苯酚电解废水的降解 | 第65-66页 |
·兼氧—好氧工艺对 Pt 电极电解废水的降解 | 第65-66页 |
·兼氧—好氧工艺对 Ti/RuO_2-TiO_2电极电解废水的降解 | 第66页 |
·电催化—生物组合工艺对苯酚废水的降解 | 第66-68页 |
·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