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4页 |
·贵金属纳米材料 | 第9-16页 |
·金纳米粒子 | 第9-11页 |
·银纳米粒子 | 第11-12页 |
·铂族金属(钌、铑、钯、锇、铱、铂) | 第12-15页 |
·碳纳米材料 | 第15-16页 |
·石墨烯 | 第15页 |
·碳化硅(SiC) | 第15-16页 |
·复合纳米材料 | 第16-23页 |
·金属/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16-18页 |
·电化学沉积法 | 第16-17页 |
·化学沉积 | 第17页 |
·修饰碳基质固载金属纳米颗粒 | 第17-18页 |
·物理吸附 | 第18页 |
·贵金属/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8-23页 |
·电化学应用 | 第19-20页 |
·电致化学发光应用 | 第20-23页 |
·本论文拟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甲醛在纳米钯粒子/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氧化行为 | 第24-35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5-26页 |
·试剂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26页 |
·电化学阻抗 | 第26-27页 |
·电极表征 | 第27-28页 |
·PdNPs-CS-G 修饰的玻碳电极对甲醛氧化的电化学催化作用 | 第28-30页 |
·钯纳米粒子的不同负载量对修饰电极的甲醛电化学氧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扫速和 pH 的影响 | 第31-33页 |
·甲醛浓度的计时电流法检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甲醇和乙醇在金刚砂负载钯纳米粒子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 第35-47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 | 第36-3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修饰电极的准备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6页 |
·电极性能 | 第37-38页 |
·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 | 第38-40页 |
·PdNPs‐SiC‐Nafion‐GCE 对甲醇和乙醇氧化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40-42页 |
·Pd 纳米粒子的不同负载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扫速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 | 第44页 |
·KOH 浓度对甲醇和乙醇的电化学氧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复合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SiC/Nafion/ Tyrosinase 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构建肾上腺素的传感器 | 第47-58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实验 | 第48-4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8-49页 |
·SiC/CS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9页 |
·酪氨酸酶在修饰电极上的固定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CS-SiC 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 第49-50页 |
·新型过氧化氢传感器条件优化 | 第50-52页 |
·SiC‐CS 电沉积时间的影响 | 第50-51页 |
·0.5%壳聚糖中不同的 SiC 含量的影响 | 第51页 |
·电化学参数的选择 | 第51-52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52页 |
·修饰电极的稳定性与重现性 | 第52-53页 |
·光泽精的 ECL 光谱图 | 第53页 |
·CS-SiC-GCE 上过氧化氢的电化学发光检测行为 | 第53-54页 |
·肾上腺素的 ECL 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第54-56页 |
·肾上腺素的 ECL 生物传感器的电化学和 ECL 行为 | 第54-55页 |
·酪氨酸酶负载量优化 | 第55页 |
·干扰物的影响 | 第55-56页 |
·肾上腺素的检测 | 第56页 |
·肾上腺素注射液实际样品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和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