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多天线无线通信及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MIMO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协作通信技术 | 第16-17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多天线无线通信技术 | 第18-38页 |
·无线衰落信道 | 第18-19页 |
·信道衰落类型 | 第18-19页 |
·瑞利衰落和莱斯衰落 | 第19页 |
·无线通信中的分集 | 第19-22页 |
·分集方式 | 第20页 |
·合并准则 | 第20-21页 |
·空间分集技术 | 第21-22页 |
·MIMO 通信系统 | 第22-28页 |
·MIMO 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分解 MIMO 信道 | 第23-28页 |
·MIMO 检测技术 | 第28-31页 |
·MIMO 检测技术介绍 | 第29-30页 |
·球形检测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球形检测技术 | 第31-37页 |
·深度优先搜索 | 第31-35页 |
·广度优先搜索 | 第35-36页 |
·算法仿真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LDPC 编译码技术 | 第38-50页 |
·信道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38页 |
·LDPC 码的基本原理 | 第38-42页 |
·LDPC 码的定义 | 第38-39页 |
·正规码与非正规码 | 第39-40页 |
·LDPC 码的 TANNER 图表示 | 第40-41页 |
·校验矩阵的构造 | 第41-42页 |
·LDPC 的编码技术 | 第42-44页 |
·LDPC 的译码算法 | 第44-46页 |
·LLR BP 算法 | 第44-45页 |
·UMP BP-BASED 算法 | 第45-46页 |
·AWGN 信道下的性能仿真 | 第46-49页 |
·正规码的性能研究 | 第46-48页 |
·采用 LLR BP 算法的正规码和非正规系统码的性能比较 | 第48-49页 |
·采用 LLR BP 算法和 UMP BP-BASED 算法的系统码的性能比较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系统 LDPC 码的单中继协作通信 | 第50-60页 |
·编码协作通信 | 第50-55页 |
·编码协作通信系统 | 第50-52页 |
·中继协作系统的联合译码技术 | 第52-55页 |
·AWGN 信道下理想与非理想协作通信 | 第55-56页 |
·理想协作通信与非理想协作通信 | 第55页 |
·理想与非理想协作的性能比较 | 第55-56页 |
·瑞利信道下的理想协作通信 | 第56-57页 |
·采用多天线接收的理想编码协作系统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信道估计在理想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第60-69页 |
·瑞利盲信道下的自适应滤波 | 第60-62页 |
·盲信号处理和自适应滤波 | 第60-61页 |
·采用自适应滤波的编码协作系统 | 第61-62页 |
·自适应算法原理 | 第62-65页 |
·LMS 算法 | 第63-64页 |
·RLS 算法 | 第64-65页 |
·采用自适应滤波的系统性能分析 | 第65-68页 |
·LMS 性能研究 | 第66-67页 |
·RLS 性能研究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联合迭代检测译码在协作通信中的应用 | 第69-76页 |
·一种低复杂度的 MIMO 迭代检测算法 | 第69-73页 |
·FP-MAP 检测算法 | 第69-71页 |
·联合迭代检测译码技术 | 第71-73页 |
·协作通信场景中的联合迭代检测译码 | 第73-75页 |
·在 LDPC 编码协作通信中采用联合迭代检测译码 | 第74页 |
·仿真研究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已投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