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曲轴多学科设计优化
|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3页 |
| 插图清单 | 第13-15页 |
| 表格清单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 ·内燃机曲轴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多学科设计优化和曲轴应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 ·曲轴应力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 | 第20-28页 |
|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分类及研究内容 | 第20-24页 |
| ·近似建模 | 第20-21页 |
| ·系统灵敏度分析 | 第21页 |
| ·分解技术 | 第21-22页 |
| ·MDO 算法 | 第22-24页 |
| ·人机界面 | 第24页 |
| ·MDO 的应用 | 第24-27页 |
| ·航空领域 | 第25页 |
| ·汽车领域 | 第25页 |
| ·工程领域 | 第25-26页 |
| ·海洋工程 | 第26页 |
| ·其它领域 | 第26-27页 |
|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主要问题 | 第27页 |
| ·总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曲轴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44页 |
| ·曲轴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曲轴的实际参数 | 第28-30页 |
| ·模型的简化 | 第30-31页 |
| ·曲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2页 |
| ·定义材料属性 | 第32-33页 |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33页 |
| ·载荷状况的确定 | 第33-34页 |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34-39页 |
| ·轴颈分布载荷的计算 | 第34-37页 |
| ·曲轴旋转惯性力和重力 | 第37页 |
| ·支反力的计算与加载 | 第37-38页 |
| ·扭矩 T | 第38页 |
| ·曲轴约束条件处理 | 第38-39页 |
| ·曲轴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39-43页 |
| ·总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曲轴的试验仿真 | 第44-55页 |
| ·模型与边界条件的选择 | 第44-45页 |
| ·模型的假设 | 第44页 |
| ·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方案的组合及选择 | 第45-47页 |
| ·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 | 第45-46页 |
| ·因素和水平的选择 | 第46-47页 |
| ·误差控制 | 第47页 |
| ·回归分析 | 第47-54页 |
| ·总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曲轴上的实现 | 第55-69页 |
| ·多学科设计优化及其流程 | 第55页 |
| ·曲轴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5-57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56页 |
| ·目标变量的确定 | 第56页 |
|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56-57页 |
| ·协同优化算法 | 第57-59页 |
| ·CO 的设计思想和数学框架 | 第57页 |
| ·CO 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57-59页 |
| ·Isight 平台及实现 | 第59-60页 |
| ·协同优化算法在 Isight 中的结构模式 | 第59页 |
| ·使用 CO 框架注意事项 | 第59-60页 |
| ·优化算法的选取和 CO 的改进 | 第60-62页 |
| ·模式搜索法 | 第60页 |
| ·模拟退火法 | 第60-61页 |
| ·动态松弛因子法 | 第61-62页 |
| ·优化过程的实现 | 第62-67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 ·总结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工作总结 | 第69-70页 |
| ·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