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汽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汽油机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应用层软件的建模与仿真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4页
插图清单第14-17页
表格清单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8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8-20页
     ·能源和环境问题第18-19页
     ·全球对内燃机的要求第19-20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概述第20-24页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第20-22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优点第22-23页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研究现状第23-24页
   ·VVT 控制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4-25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研究意义第25-26页
     ·主要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VVT 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框架的构建第28-45页
   ·VVT 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第29-32页
   ·VVT 系统的控制原理第32-35页
     ·VVT控制要求第32-33页
     ·凸轮轴调节原理第33-35页
   ·基于模型的 VVT 控制策略开发第35-42页
     ·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层模型结构第35-36页
     ·基于V模式的开发流程第36-38页
     ·ASCET_MD 软件开发平台第38-42页
   ·VVT 控制策略的模型结构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VVT 控制策略中的角度计算第45-75页
   ·凸轮轴自适应计算第46-50页
     ·自适应模式请求第47页
     ·自适应阈值判定第47-48页
     ·滤波模块第48-49页
     ·自适应模式确定第49页
     ·自适应时间计算模块第49-50页
   ·气门开度计算第50-54页
     ·角度过滤第50-53页
     ·角度换算模块第53-54页
   ·进气凸轮轴期望角度计算第54-61页
     ·运行模式计算第55-56页
     ·当前运行模式下期望角度计算第56-57页
     ·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期望角度第57页
     ·角度过滤第57-58页
     ·仿真调试结果第58-61页
   ·排气凸轮轴期望角度计算第61-67页
     ·运行模式计算第62页
     ·当前运行状态下期望角度计算第62-64页
     ·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期望角度第64页
     ·角度过滤第64页
     ·仿真调试结果第64-67页
   ·气门重叠角计算第67-72页
     ·进/排气气凸轮轴调节角度计算第68页
     ·重叠角计算第68-70页
     ·减少重叠角度模块第70页
     ·凸轮轴期望角度有效控制位计算第70页
     ·GDI模式下重叠角度计算第70-71页
     ·仿真结果第71-72页
   ·扫气换气的最大重叠角计算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VVT 系统的角度控制第75-92页
   ·VVT 执行机构模型第75-76页
   ·进气凸轮轴控制第76-86页
     ·故障模拟第76-77页
     ·PID控制模块第77-82页
     ·占空比限制第82-83页
     ·清洗油道模块第83页
     ·部件测试模块第83页
     ·保护限制模块第83页
     ·离线仿真结果第83-86页
   ·排气凸轮轴控制第86-91页
     ·故障仿真模块第87页
     ·PID控制模块第87-88页
     ·占空比限制模块第88页
     ·清洗油道模块第88页
     ·部件测试模块第88页
     ·保护限制第88页
     ·离线仿真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2-95页
   ·工作总结第92-93页
   ·工作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曲轴多学科设计优化
下一篇:计及润滑条件和空穴效应的活塞环—缸套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