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新课改的要求 | 第10页 |
·有效教学的理念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3-15页 |
2 课堂导入概述 | 第15-22页 |
·含义 | 第15页 |
·功能 | 第15-16页 |
·集中注意,引起关注 | 第16页 |
·激发兴趣,引发动机 | 第16页 |
·明确目的,启迪思维 | 第16页 |
·类型 | 第16-19页 |
·知识、经验导入 | 第16-17页 |
·事例导入 | 第17页 |
·多媒体导入 | 第17-18页 |
·实验导入 | 第18-19页 |
·教具导入 | 第19页 |
·游戏导入 | 第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启发式教学思想 | 第19页 |
·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 | 第19-20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0页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页 |
·需要层次理论 | 第20-22页 |
3 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22-31页 |
·调查的实施 | 第22-23页 |
·调查目的 | 第22页 |
·调查对象 | 第22页 |
·调查方式 | 第22-23页 |
·调查结果 | 第23-29页 |
·对导入重要性的认识 | 第23页 |
·关于导入的时间问题 | 第23-24页 |
·针对导入作用的问题 | 第24页 |
·与导入教学设计有关的问题 | 第24-26页 |
·新课程改革对导入教学的影响 | 第26页 |
·导入的方式方法 | 第26-27页 |
·导入过程学生反应情况 | 第27-28页 |
·对导入环节的评价、反思 | 第28-29页 |
·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29-31页 |
·对导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29-30页 |
·时间把握不恰当 | 第30页 |
·目的性模糊,导入离题 | 第30页 |
·材料陈旧,方法单调 | 第30页 |
·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 第30页 |
·忽视学情,缺少师生互动 | 第30-31页 |
4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实施 | 第31-44页 |
·实施原则 | 第31-32页 |
·针对性 | 第31页 |
·启发性 | 第31页 |
·系统性 | 第31页 |
·趣味性 | 第31-32页 |
·灵活性 | 第32页 |
·科学性 | 第32页 |
·简洁性 | 第32页 |
·实施策略 | 第32-35页 |
·重视情境创设,启发学生思维 | 第32-33页 |
·优化师生对话,拉近师生距离 | 第33页 |
·加强新旧关联,促成知识迁移 | 第33页 |
·运用教育技术,创设高效导入 | 第33-34页 |
·巧妙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探究 | 第34页 |
·合理组织活动,激发参与兴趣 | 第34页 |
·贴近生活实际,营造融洽氛围 | 第34-35页 |
·巧用趣味实验,凸显生物特色 | 第35页 |
·课堂导入的评价 | 第35-38页 |
·新课程对生物课堂导入的要求 | 第35-37页 |
·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课堂导入的实践观察 | 第38-44页 |
·观察目的 | 第38页 |
·观察对象 | 第38页 |
·观察设计与实施 | 第38页 |
·观察结果及分析 | 第38-42页 |
·导入案例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反思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4页 |
·反思 | 第44-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