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 | 第13-16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界定 | 第13-15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维度与测量 | 第15-16页 |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关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16-20页 |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家庭教养方式的维度 | 第17-18页 |
·家庭教养方式的测量 | 第18页 |
·国内外关于家庭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 | 第20-22页 |
·时间管理倾向的界定 | 第20页 |
·时间管理倾向的维度与测量 | 第20-21页 |
·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4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3页 |
·研究假设 | 第23页 |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7页 |
·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PBI) | 第24-25页 |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 第25-26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CSAI) | 第26-27页 |
·施测方法与步骤 | 第27页 |
·数据管理与分析 | 第27-28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8-40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主要特点 | 第28-31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一般特点 | 第28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差异性分析 | 第28-31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 | 第31-32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一般特点 | 第31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 第31-32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 | 第32-35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基本特点 | 第32-33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差异性分析 | 第33-35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 第35-40页 |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 第35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社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时间管理倾向的相关分析 | 第36页 |
·家庭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各因子对社会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6-40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0-49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讨论 | 第40-41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总体情况分析 | 第40页 |
·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40-41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讨论 | 第41-42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总体特征 | 第41-42页 |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第42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讨论 | 第42-43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体特征 | 第42-43页 |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3页 |
·家庭教养方式和时间管理倾向各因子在社会适应性中的作用 | 第43-44页 |
·研究建议 | 第44-49页 |
·改善与优化家庭教养方式 | 第44-47页 |
·开展大学生时间管理技能训练 | 第47-49页 |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9-50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49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7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62页 |
个人基本信息 | 第54页 |
问卷一: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 | 第54-57页 |
问卷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 第57-59页 |
问卷三: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CSAI)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