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问题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 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1.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1页 |
3. 访谈法 | 第11页 |
4. 个案分析法 | 第11-12页 |
一、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及其意义 | 第12-16页 |
(一)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 | 第12-13页 |
1. 新教师(new teacher) | 第12页 |
2. 入职教育 | 第12页 |
3.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 | 第12-13页 |
(二)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意义 | 第13-16页 |
1. 入职教育可以提高小学新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13页 |
2. 入职教育可以提升小学新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 | 第13-14页 |
3. 入职教育有利于小学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重组 | 第14-15页 |
4. 入职教育可以促进小学新教师的角色转换 | 第15-16页 |
二、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 第16-21页 |
(一) 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1.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6-17页 |
2. 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 | 第17-18页 |
3.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 | 第18页 |
(二) 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实践参照 | 第18-21页 |
1. 英国教师入职教育 | 第19页 |
2. 美国教师的入职教育 | 第19-20页 |
3. 日本的新教师研修 | 第20-21页 |
三、长春市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问题及其分析 | 第21-30页 |
(一) 各方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 第21-22页 |
(二)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组织形式单一 | 第22-24页 |
(三)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 第24页 |
(四)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过程有待加强 | 第24-28页 |
(五)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评价不够完善 | 第28-30页 |
四、长春市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 第30-38页 |
(一)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 第30-32页 |
1. 以师为本原则 | 第30-31页 |
2. 发展性原则 | 第31页 |
3. 协同性原则 | 第31-32页 |
4. 时间性原则 | 第32页 |
(二) 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32-38页 |
1. 完善入职教育政策保障 | 第32-33页 |
2. 优化升级入职教育形式 | 第33-34页 |
3. 丰富入职教育的内容 | 第34-35页 |
4. 提升入职教育校本管理水平 | 第35-36页 |
5. 建立协作的组织和管理体系 | 第36页 |
6. 细化入职教育评价机制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