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语言符号的任意说与理据说的争论及演变 | 第13-15页 |
·国内外关于语言符号任意说和理据说争论的起源 | 第13页 |
·语言符号任意说长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 | 第13-14页 |
·语言符号的理据说重新被认可 | 第14页 |
·音义学的建立将两种争论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 第14-15页 |
·语音象征 | 第15-21页 |
·语音象征的含义 | 第15-16页 |
·语音象征的分类 | 第16-17页 |
·直接语音象征 | 第17页 |
·间接语音象征 | 第17页 |
·语音象征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国外关于语音象征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国内关于语音象征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对语音象征研究方法的探讨 | 第19-20页 |
·对本研究中几个核心概念的阐明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21-31页 |
·实验一 孤立呈现单词时,汉语母语者对英语语音象征词汇意思的认知 | 第21-24页 |
·目的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2页 |
·被试 | 第21页 |
·设计 | 第21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程序 | 第22页 |
·计分 | 第22页 |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4页 |
·实验二 孤立呈现单词时,汉语母语者对英语语音象征词汇意思的辨认 | 第24-27页 |
·目的 | 第24页 |
·方法 | 第24-26页 |
·被试 | 第24-25页 |
·设计 | 第25页 |
·材料 | 第25页 |
·程序 | 第25页 |
·计分 | 第25页 |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实验三 在有无语境的情况下,汉语母语者对英语语音象征词汇意思的猜测 | 第27-31页 |
·目的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28页 |
·被试 | 第27页 |
·设计 | 第27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程序 | 第28页 |
·计分 | 第28页 |
·统计方法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综合讨论 | 第31-37页 |
·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时的确存在语音象征 | 第31-32页 |
·语境对语言学习的作用 | 第32页 |
·对语音象征理据性的探讨 | 第32-34页 |
·语音象征在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 | 第34-35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5-37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录一 | 第42-43页 |
附录二 | 第43-47页 |
附录三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