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陕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协调 | 第8页 |
·区域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需求趋于多样化 | 第8-9页 |
·高等教育变革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综述 | 第12-15页 |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的机理分析 | 第18-28页 |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 | 第18页 |
·天野郁夫的高等教育制度类型论 | 第18-19页 |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页 |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的机理分析 | 第19-25页 |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 | 第20-22页 |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 | 第22-24页 |
·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 | 第24-25页 |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的规律和特征 | 第25-28页 |
·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不同 | 第25-26页 |
·经济因素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主导因素 | 第26页 |
·高等教育的功能随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演进和扩大 | 第26页 |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必然趋势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进轨迹及现状分析 | 第28-40页 |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演进的轨迹探析 | 第28-31页 |
·以国家建设需要为导向的“苏联模式”(1949年-1958年) | 第28-29页 |
·高等教育发展停滞阶段(1958年-1977年) | 第29页 |
·“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后的稳步扩建模式(1978年-1999年) | 第29-30页 |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1999年-今) | 第30-31页 |
·陕西高等教育现有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分析 | 第31-33页 |
·内涵和外延并重,以外延为主的发展模式 | 第31-32页 |
·中央主管和地方主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第32页 |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 第32-33页 |
·陕西高等教育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40页 |
·现有发展模式未能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第33-36页 |
·现有发展模式使得高校发展趋同现象严重 | 第36-37页 |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 第37-38页 |
·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较为落后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影响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40-45页 |
·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 | 第40-41页 |
·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不合理 | 第40页 |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 | 第40-41页 |
·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不合理 | 第41页 |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滞后 | 第41-43页 |
·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单一 | 第41-42页 |
·高等教育管理欠缺协调 | 第42页 |
·高等院校办学过程封闭 | 第42-43页 |
·发展模式存在路径依赖 | 第43-44页 |
·政府对高等教育存在高度“集权” | 第43页 |
·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乏力 | 第43-44页 |
·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创新 | 第44-45页 |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 第44页 |
·高校服务社会的意识淡薄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45-53页 |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45-46页 |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45页 |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可行性 | 第45-46页 |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原则 | 第46-47页 |
·协调发展原则 | 第46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6页 |
·适度超前发展原则 | 第46-47页 |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原则 | 第47页 |
·陕西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路径 | 第47-53页 |
·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 | 第47-48页 |
·以实现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为导向的大学城资源共享模式 | 第48-50页 |
·以实现投资主体多样化为导向的独立学院办学模式 | 第50-51页 |
·以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为导向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