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对初中艺术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2. 数学素养 | 第12-14页 |
·数学素养的内涵及其主要构成要素 | 第12-13页 |
·PISA与数学素养评价 | 第13页 |
·PISA与数学素养内涵 | 第13-14页 |
3. 数学变式教学 | 第14-36页 |
·变式 | 第14页 |
·变式教学 | 第14页 |
·教学变式与变式教学 | 第14页 |
·数学变式教学 | 第14页 |
·过程性变式教学 | 第14-21页 |
·过程性变式教学的含义 | 第14-15页 |
·过程性变式教学的作用 | 第15页 |
·过程性变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 第15-21页 |
·数学语言性变式教学 | 第21-25页 |
·数学语言性变式教学的含义 | 第21页 |
·数学语言性变式教学的案例 | 第21-23页 |
·语言变式艺术及其教育教学效果 | 第23-25页 |
·变式训练 | 第25-32页 |
·一题多解变式训练 | 第25-27页 |
·多题一解变式训练 | 第27-28页 |
·一题多变变式训练 | 第28-32页 |
·数学变式教学的再认识 | 第32-36页 |
·教学效果与体会 | 第32-33页 |
·数学变式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第33-34页 |
·运用变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34-36页 |
4. 变式教学中的数学美与艺术化 | 第36-44页 |
·数学变式的艺术化表达 | 第36-40页 |
·数学美与艺术教育的融合 | 第40-44页 |
·数学美 | 第40-41页 |
·数学与艺术的相互渗透 | 第41-44页 |
5. 变式教学效果的对照实验和研究 | 第44-58页 |
·对照实验1及其分析 | 第44-55页 |
·艺术班35班在初一时的数学表现 | 第44-46页 |
·艺术班89班在初一时的数学表现 | 第46-49页 |
·艺术班35班在初二时的数学表现 | 第49-51页 |
·艺术班89班在初二时的数学表现 | 第51-54页 |
·艺术班89班在初三时的数学表现 | 第54-55页 |
·对照实验2及其分析 | 第55-58页 |
6. 数学素养测试分析 | 第58-66页 |
·研究工具 | 第58-59页 |
·《数学素养量表》修订 | 第58页 |
·数学素养测试的特征说明 | 第58-59页 |
·数学素养测试分析 | 第59-64页 |
·初中生在调查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比较分析 | 第59-60页 |
·初中生在不同难度水平问题上的比较分析 | 第60-61页 |
·初中生在不同能力簇问题中的比较分析 | 第61-62页 |
·初中生在不同情境问题中的比较分析 | 第62-63页 |
·初中生在不同学习领域问题中的比较分析 | 第63-64页 |
·数学素养测试结果总分析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1 | 第70-75页 |
附录2 | 第75-76页 |
附录3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