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写作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产生及其渊源 | 第14-25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产生过程 | 第14-17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形成的萌芽阶段 | 第14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14-15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成熟的标志 | 第15-16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探索 | 第16-17页 |
·毛泽东人学思想产生的渊源 | 第17-25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 | 第17-21页 |
·西方人文主义思潮 | 第21-22页 |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 第22-23页 |
·毛泽东伟大的志向与实践经验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毛泽东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5-45页 |
·人的需要 | 第25-29页 |
·人的物质需要 | 第25-27页 |
·人的精神需要 | 第27-29页 |
·人的本质论 | 第29-33页 |
·生产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 第29-30页 |
·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 | 第30-31页 |
·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 | 第31-33页 |
·人的作用与价值 | 第33-37页 |
·人的作用 | 第33-34页 |
·人的伟大价值 | 第34-36页 |
·人的价值目标 | 第36-37页 |
·人的价值实现 | 第37页 |
·人权和人格 | 第37-40页 |
·人权论 | 第38-39页 |
·新型人格论 | 第39-40页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 | 第40-44页 |
·人的自由 | 第40-42页 |
·人的全面发展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毛泽东人学思想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启示 | 第45-53页 |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作用 | 第45-46页 |
·坚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 | 第45页 |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第45-46页 |
·坚持把毛泽东的人学价值取向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方向 | 第46页 |
·以人为本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 | 第46-48页 |
·“以人为本”即以人的需要为本 | 第47页 |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 第47-48页 |
·重视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最直接途径 | 第48-49页 |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 第48页 |
·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 第48-49页 |
·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第49页 |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立创新型国家 | 第49页 |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全面发展的保障 | 第49-52页 |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 第49-50页 |
·生态文明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50-51页 |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