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32页 |
·水稻稻瘟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已克隆的稻瘟菌无毒基因 | 第11-16页 |
·无毒基因与抗性基因间的互作 | 第16-17页 |
·展望 | 第17页 |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研究 | 第17-23页 |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第18-19页 |
·水稻稻瘟病抗性分析 | 第19-21页 |
·杂交水稻抗瘟性品种选育 | 第21-22页 |
·展望 | 第22-23页 |
·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第23-30页 |
·稻瘟病抗性QTL的定位 | 第23-26页 |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应用 | 第26-29页 |
·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展望 | 第29-3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32页 |
2 美国南部水稻稻瘟病田间生理小种分子分析 | 第32-61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5页 |
·水稻材料及种植条件 | 第33页 |
·稻瘟病菌株 | 第33页 |
·试剂盒以及常用培养基 | 第33-34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软件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44页 |
·水稻稻瘟病菌的分离 | 第35-36页 |
·水稻稻瘟病菌接种 | 第36-38页 |
·稻瘟病基因组的遗传分析及无毒基因AVR-Pita1检测 | 第38-42页 |
·序列分析 | 第42页 |
·Southern杂交 | 第42-44页 |
·结果 | 第44-55页 |
·生理小种鉴定及菌株毒性分析 | 第44-46页 |
·稻瘟病基因组 | 第46页 |
·基因组rep-PCR图谱 | 第46-50页 |
·不同AVR-Pita1基因型的分析 | 第50-55页 |
·Southern杂交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61页 |
3 稻瘟病抗性QTL的定位 | 第61-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群体构建与种植 | 第62页 |
·稻瘟病菌株选择,培养以及接种 | 第62-63页 |
·稻瘟病抗性QTL的定位 | 第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亲本材料及其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各菌株的抗病情况 | 第63-65页 |
·抗性QTL分析 | 第65-68页 |
·讨论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附录A | 第86-99页 |
附录B | 第99-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